

昨天是中秋節后上班第一天,早上8點不到,位于梅塢路的煙臺山片區征遷指揮部里就一片忙碌,前往簽約、咨詢的被征收戶絡繹不絕。
隨著上藤路兩側舊屋區征收工作進入最后一周,不少居民在征收工作人員真心真情的服務下,從起初對政策的不了解轉向積極支持,簽約再現熱潮。
征遷指揮部相關負責人提醒,整個項目征收將“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政策執行到底”,希望群眾早搬遷,早受益,避免自己權益受損。
真心服務居民送來錦旗感謝
“給你們送錦旗來了!沒有你們征收工作人員盡心盡力的幫助,我不可能這么快順利簽約!”昨天上午,煙臺山片區征遷指揮部征收三組又收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上藤路陳厝弄14號的老住戶林惠屏大姐送去的一面寫著“為民排憂心系百姓”八個大字的錦旗。
林惠屏說,老宅是定居國外的大伯60多年前買給福州的親人們居住的,足足有400平方米,里面住了8戶人家。征收補償方案公布后,大家沒能就房屋征收補償達成一致意見,導致簽約一拖再拖。“征收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主動放棄周末和節假日,多次上門,不厭其煩地跟我們講政策,進行溝通協調。最終,所有親戚達成了一致意見,趕在中秋節放假第一天辦理了簽約封房手續。”
在征遷指揮部,居民為了表達謝意送來的“禮物”還有很多。老宅位于上藤路的林大姐也曾差點因兄妹5人意見不一而耽誤了最佳簽約期,好在倉前山社區主任林秋美等征收工作人員的幫助,讓她家趕上了首批簽約期。林大姐為了表達謝意,不僅給征遷指揮部送去了錦旗(如圖),還專門寫了一封感謝信。
忘我工作苦干實干打破征收堅冰
收到的錦旗,只是廣大征收工作者真心真情服務群眾贏得民心的一個縮影。在上藤路兩側舊屋區征收工作中,廣大工作人員沒日沒夜奮戰在基層一線,“五加二”“白加黑”,盡己所能為涉遷群眾服務。
倉前街道黨工委書記沈力是征收一組的組長。在征收過程中,他因過度疲勞引發膽囊炎,但他堅持帶病工作,直到最后關頭才去醫院接受治療。在治療中,他也是上午去醫院掛點滴,下午堅持上班,為居民協調解決各種難題。
正是征收干部們忘我地苦干實干,讓一個個征收堅冰被打破。“按照政策,我家只能拿到房屋一半建筑面積的貨幣補償,起初我也想不通,心有不甘。”于8月底簽約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家的老宅位于省新巷,為了打破她心里的堅冰,征收二組的幾名工作人員花了一個多月時間,耐心地給她講政策、講法律,最終,贏得了她的理解。“見我父親生病住在醫院,征收工作人員還將征收協議送到醫院里,他們這樣的工作態度讓我特別感動。”陳女士說。
不拋棄不放棄“一把尺子量到底”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上藤路兩側舊屋區征收項目如期順利完成,早在項目征收工作啟動前,倉山區就專門從區直部門、街道、社區抽調干部組建成征收工作組,這些組員大多是參與過煙臺山二期項目征收工作的業務骨干,其中不乏處級、科級干部。征收工作啟動后,他們主動放棄節假期,堅守崗位,與征收戶心換心、心貼心,化解矛盾。
很多住戶被感動了,沒有了最初的抵觸情緒,陸續簽約,一些更是自發加入征收政策宣講大軍。老宅位于塔亭路的老張便是其中一位。征收工作啟動后,他想將自家地下室10多平方米的面積計入產權面積安置,被征收工作人員否定后,他一度煽動鄰居集體拒搬。后經征收工作人員耐心勸解,他才認識到自己的無理行為,并主動簽約搬遷。之后,在他的動員下,5戶鄰居也陸續簽約。
“政策有界限,服務無止境!9月16日是簽約截止日期,雖然時間不多了,但我們不拋棄、不放棄,只要群眾有需要,我們再苦再累都會盡力做好服務。”征遷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政策執行到底’是征收工作的首要原則,不論面臨怎樣的困難和挑戰,這個‘底線’都不會被打破,我們也希望群眾早搬遷,早受益,共同促使該片區改造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