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區助殘保障服務實現常態化,讓殘疾人生活殷實有尊嚴
■福州晚報記者 林銘/文
陳建國/攝
福州晚報訊 5月13日,倉山區第六中心小學操場上歡聲笑語不斷。參觀校園、表演文藝節目、玩游戲,倉六小的孩子們和倉山區培智學校的學生一起度過了美好的一天。
今年5月17日是第二十五個“全國助殘日”。倉山區委宣傳部、區政府殘工委聯合主辦了這場“心手相牽,孤獨不再”主題活動,呼吁更多的人關愛殘疾兒童。
記者了解到,今年助殘日期間,形式多樣的關愛殘疾人活動在倉山各社區相繼開展。目前,倉山區在殘疾人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日趨完善,助殘工作已經常態化,使每一位殘疾人都能感受到社會關愛。
助殘日期間倉山活動豐富多彩
“我們關愛殘障兒童,就是希望他們也能夠像正常孩子一樣快樂、健康地成長。”倉山區殘聯理事長劉燕禧表示,今年助殘日期間,倉山區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助殘活動。
倉山區在全區范圍開展文化助殘、科技助殘(網絡助殘)活動,把文化助殘納入社區服務總體工作,社區單位與殘疾人簽“助殘協議書”,通過“一幫一”結對子,落實責任幫扶到戶;以社區為單位,依托農家書屋,制作借書卡,為殘疾人預約送書上門,幫助殘疾人學習知識,掌握技能。
18日晚,倉山區在上渡街道舉辦“心手相連——閩臺殘疾人文化周”活動,邀請臺灣殘疾人和本地殘疾人同臺表演,展示殘疾人的風采。
倉山區還開展一系列關愛殘疾人活動,包括:開展盲人上網培訓,讓他們也能上網沖浪;開展醫療、康復助殘活動,5月初邀請市一、市二醫院的醫生深入社區開展義診活動,組織小海豚等康復機構向殘疾兒童家長宣傳康復知識,為殘疾兒童提供免費咨詢服務;開展就業助殘活動,組織福建特教學院等有培訓資質的機構對殘疾人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推薦上崗,并舉辦就業招聘會;開展助學助殘,走訪慰問困難殘疾人家庭,舉辦助殘企業家座談會等等。福州第十二中學、展旭電子等熱心助殘的企事業單位成為愛心助殘點,“心靈護航”助殘工作站也正式揭牌。
倉山助殘常態化全方位送上關愛
上述豐富的活動只是倉山區長年關愛殘疾人的一次集中展示。劉燕禧表示,倉山區有殘疾人3.2萬,該區在殘疾人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已日趨完善,助殘工作已經常態化,力爭使每一位殘疾人都能感受到社會關愛。
在社會保障方面,全區貧困殘疾人2231人享受低保,715名殘疾人享受多項優惠政策。倉山區建立了重度殘疾人生活困難救助制度,2014年1月起,對全區重度殘疾人生活困難救助提標擴面,將聽力、語言和多重重度殘疾人納入生活困難救助補助范圍,統一城鄉重度殘疾人生活困難救助金標準,為675名符合條件的城鄉重度殘疾人按每人每月150元標準增發低保金。
倉山區去年共為80名符合救助條件的殘疾兒童提供每人1.5萬元標準的一學年康復訓練救助;加大貧困精神障礙患者的社區防治康復救助工作,為96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服藥補助,每人每年500元,為1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住院提供醫療救助,一次性每人每年4000元;實施“光明行動”項目,為75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區殘聯還與福州總院四七六醫院小兒腦病科開展共建活動,全力做好倉山區殘疾兒童的康復工作。
全區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免費為殘疾人提供職業介紹和就業服務,去年全年推薦殘疾人就業2000多人次,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有130家,實現殘疾人就業1528人,全年助學155人,發放助學金44.7萬元。全區共有100名殘疾人享受每人2000元的居家養護補貼。
劉燕禧表示,今年倉山區將繼續落實好殘疾人康復、就業方面為民辦實事項目,開展金秋助殘活動,為殘疾人家庭及子女升學助力;協助特教學校辦好殘疾人康復教育,為轄區智障人士提供康復照顧;做好殘疾人生活補助、醫保金、燃油補助發放等工作,讓殘疾人生活更加殷實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