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劉家銘王玉萍/文俞松/攝
這里,社會經濟綜合發展強勁,一度躋身全省“百強鎮”,全國“百強”鄉鎮,全國小鄉鎮企業“十強鎮”行列。
這里,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曾有“三代五尚書,七科八進士”的榮華,僅近現代就誕生了民國海軍上將陳紹寬、生物學家林傳光博士、數學家陳景潤院士、物理化學家梁敬魁院士、航天工程技術專家梁守磐院士等杰出人物。
這里便是地處福州南大門的倉山城門鎮。借助自貿區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建設和福州新區開放開發東風,古老的城門鎮奮發前行,一個全新的現代化生態新城鎮正在加速崛起。
項目引領 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臨近歲末,城門鎮50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機勃勃,處處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驅車沿著南江濱東大道前行,沿途各項建設正酣。駐足福廈鐵路橋南橋頭,100多畝生態公園里已經綠樹成蔭,沙灘、兒童游樂設施、景觀陽臺等相映成趣,十分美觀。再轉向梁厝村的海峽文化藝術中心項目施工現場,經過一年的建設,歌劇院、音樂廳和多功能戲劇廳區域已正式開啟地面施工模式。
近年來,面對經濟新常態,城門鎮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核心,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招商戰略,不斷提升軟環境,助推了一大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建設。以服務業為例,除了正在建設的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目前,三江口旅游文化城“水世界”項目已經建成投用。此外,總部經濟樟嵐總部基地和東擴企業3號安置地建設也正在提速。
城市建設發展離不開項目建設,項目建設離不開征遷保障。圍繞自貿區、福州新區等建設,該鎮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征遷工作,完善責任機制,打通一個又一個的關鍵節點。僅今年,該鎮就完成了15個掃尾、攻堅清盤項目,截至目前,南江濱生態公園、清富D地塊、殘疾人康復中心、環站新城、紅星世博家居廣場、三江口高級中學配套道路、潘墩一二期、螺城路、環島路、永南中學安置地、連坂河、三江路、黃山二期保障房等項目皆完成征遷工作。
在引進大項目、做好征遷工作的同時,該鎮還加快茉莉花生態觀光園建設,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提升特色現代農業綜合實力。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采取“騰籠換鳥”、退二進三等方式轉型升級,整合現有高污染、低產能工業用地和閑雜地,加快實施會展周邊汽車走廊提升改造工程,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圍繞強實體、促轉型、增效益,該鎮綜合實力持續提升。繼去年完成生產總值110億元,比增3%后,今年,該鎮各項經濟指標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運行態勢,截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預計累計完成90.28億元,增加值預計累計完成2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累計完成57.4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預計累計完成112.21億元;財政總收入預計累計完成36883萬元;地方級財政收入預計累計完成22704萬元。
主動作為 生態鄉鎮面貌一新
家住永南佳園的何老伯發現,今年家門口的面貌提升了不少,沿著福峽路、永南路往火車南站走去,沿途違建少了、綠化多了,工地外古色古香的圍墻,猶如一幅婉約的江南山水畫引人入勝……
在城門鎮,面貌煥然一新的不只福峽路、永南路沿線。繼去年順利通過“省級生態鎮”驗收后,今年,區鎮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持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穩步推進生態鄉鎮建設,營造宜居生態環境。
除了對部分小街巷進行改造,完善鎮村道路網建設外,該鎮還拆除違建21.7萬平方米,查扣渣土車143輛,取締流動攤點、大排檔237次處,拆除戶外廣告896面。大力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新增綠化面積1萬多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增至33平方米。加大非法污染企業整治,全力淘汰污染和落后產能企業,關停取締非法污染企業8家,整治違法排污企業25家。從垃圾清理、禽畜轉移、圍墻建設方面加強水源保護區整治,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鄉鎮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攀升。今年該鎮聯合倉山區人社局多次開展“搭建就業服務平臺,促進被征地農民就業”招聘會,累計送去3000多個適合被征地農民的崗位,并向被征地農民提供政策解讀、小額貸款擔保等服務,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就業。在現有23所學校的基礎上,該鎮今年還投入45萬元完善學校布局配套,包括黃山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增加潘墩小學安保,添置永南幼兒園教學設備等,不斷提升教育環境,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截至目前,全鎮約3.4萬人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超1.1萬名60周歲以上老人可以領取養老金。
民生項目還將花開一朵朵。按照計劃,明年該鎮還將加大財政對民生項目的投入,促進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建成具有倉山特色惠及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和全鎮農民醫社保全覆蓋。加大對醫療衛生的投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做到病有所醫。新建一批農村籃球場,力爭達到籃球場全覆蓋,營造全民健身的社會氛圍。
四大區域聯動發展
融入新區
“當前,城門鎮正面臨自貿區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建設和福州新區開放開發三大機遇。”城門鎮黨委書記劉金獎告訴記者,借助政策東風,該鎮將認真落實省、市、區重大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機制,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城門。
“十三五”期間,城門鎮將統籌考慮未來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體系,明確四大區域的功能定位與產業發展重點,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區域格局,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
按照該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心鎮區將結合福峽路拓寬改造,在道路節點規劃布局特色商業街區,改造提升傳統商貿行業檔次和水平,建成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經濟繁榮、服務配套、文明有序的現代化綜合性新城區;林浦片區將以海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為核心,規劃建設高檔商務酒店等設施,打造產業發展的新引擎,發揮林浦風貌區旅游特色,推動城門旅游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江口片區將依托三面臨江、交通便捷的優勢,以“華夏世紀園”高尚住宅區為核心,打造新區建設新亮點,推進城市新區向縱深拓展,建成集總部經濟、商業服務、居住、歷史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新區;南站片區將以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火車南站和海峽西岸國際物流商貿城為核心,配套建設廣場區、市政配套區、商業開發區和倉儲物流區,建成集商業服務、居住、文化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新區。
回首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雄踞福州南大門的古鎮必將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