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的‘痛點’在哪里,哪里就是轉型的方向和目標。”憑借著這樣的思維,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加速布局移動互聯網,在去年不少企業發展舉步維艱的情況下,實現了逆勢增長。在前進的道路上,這家企業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瞄準市場“痛點”,提高質量,培育增量。到去年底,企業的品牌價值已經飆升到168.46億元,同比增長27.5%。
找“痛點”做爆品
在上海、重慶等城市,很多人都可能享受過地鐵車廂里WIFI全覆蓋帶來的便利,但你可能不知道,這背后的很多服務解決方案就出自星網銳捷。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個人智能手持設備的普及,人們在出行和旅途中對無線網絡的需求日益增長。去年起,敏銳的星網銳捷人從這一“痛點”中捕捉到了商機,發力軌道交通行業。
“為了做好這個場景項目,我們的研發人員在每晚11點半地鐵停運斷電后進入隧道里做測試,一直到次日凌晨3點多才回到酒店討論方案,歷時3個多月,才完成了地鐵場景應用。”星網銳捷董事長黃奕豪告訴記者,正是如此深入場景、深入行業,公司的無線方案才可以在最高時速超過100公里、高峰時車廂人數超過100人、隧道里活塞風高達每平米8噸的復雜環境里,做到了無線信號永不間斷。
“對很多傳統企業來說,今年依然是艱難的一年。但是,對星網銳捷來說,我們已經在風口里面了,而且風還很大。”在黃奕豪看來,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行業需求無處不在,關鍵是能不能真正地深入行業,找準存在亟待解決的市場“痛點”,做出爆品。
事實也證明,找準“痛點”做出爆品,能獲得市場認可。短短幾個月時間,星網銳捷已經成為全國地鐵場景應用中市場份額最大的廠商。
此外,該企業瞄準快遞、物業、商家、居民共同面臨的社區“最后一百米”物流環節瓶頸推出的騰云寶項目,僅幾個月時間,已擁有近500個“騰云小站”,服務超40萬名社區活躍用戶,成為福州本土社區O2O的第一平臺。而作為企業最早涉足移動互聯網的K米,目前已經成立了獨立的互聯網公司,短短半年時間,K米的估值增長了12倍多,達到3.75億元,去年12月更是成功實現了A輪融資7500萬元,成為O2O“寒冬”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創新鋪就“陽光道”
這一個個突破,源自企業多年來對自主創新的不懈追求。也正是自主創新,讓這家根植福州的本地企業一路領跑,達到了全國乃至亞太同行業的領先水平。
“自主創新是星網銳捷跨越式發展的原動力,也是我們實現逆勢增長的法寶。”公司常務副總林冰介紹,近年來,公司在固有優勢領域繼續保持領先的同時,不斷加大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領域的探索。如今,公司的研發人員占到員工總數的1/3,每年研發方面的投入均占總收入的10%以上。
目前,星網銳捷擁有由福州研究院、武漢研究中心、北京研究中心、上海研究中心、廈門研究中心和成都研究中心六個網絡通訊研究中心所組成的網絡通訊研究院,擁有3000多人的高素質研發團隊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及省級工程實驗室——福建省下一代網絡工程實驗室,多次承接國家火炬計劃、國家和省級技術創新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
基于強大的創新能力,該企業在下一代網絡、融合通訊、桌面云、支付POS、數字娛樂、防災減災大數據等領域均形成了獨特的領先優勢,并成功進軍俄羅斯、印度、美國等國家和東南亞、非洲、歐洲的市場,向全球客戶展示著“中國創造”的獨特魅力。到去年底,企業以累計2149項的專利申請量領跑海西,并被授予國家企業知識產權與專利領域最高榮譽——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創新永無止境。“接下來,公司還將繼續深入行業,找到‘痛點’挖掘剛需,并通過資本運作等方式,加大國內外市場開拓步伐,力爭做上市公司自主創新的新典范。”對于未來,星網銳捷人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