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閉園19年的江心公園被打造成浪漫生態島,今年重新對外開放
倉山是全國唯一擁有會展中心的自貿片區
農大沙灘等公園是市民休閑好去處
海綿城市樣板片區——海峽奧體片區
倉山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區,更是活力四射的現代新區?;厥讉}山發展史,就是一部全區人民激情跨越的奮斗史。從傳統文教區到城鄉兼容區再到新區核心區,經過三次轉型,實現了三次跨越發展,正崛起為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倉山。
績效四連優 擔當拼出新倉山
“以前去臺江、鼓樓叫進城”,這是一位老倉山常自嘲的話。如今的倉山,再也不是鄉下。從傳統農業區到城鄉兼容區再到新區核心區,堅持發展為要的倉山,各項經濟指標在福建省、福州市排名連續進位,財政總收入從全省第32名躍升到第19名、地方財政收入從全省第21名躍升到第16名,全區財政收入綜合指數居全省第4名;連續四年榮獲全市績效考核優秀,GDP總量增速從全福州市第10名躍升到第2名……
誰也無法否認的是,如今的倉山,激情擔當,已經舉足輕重,成了福州發展的一員“尖兵”。搶抓首屆全國青運會機遇,舉全區之力圓滿完成了海峽奧體中心一場三館、運動員村等建設任務,奧體片區在短短四年間從舊村莊變為新城區;搶抓福州新區戰略機遇,充分發揮新區核心區的先導作用,累計完成征遷交地近萬畝,保障新區重點項目建設,三江口片區基礎設施配套、現代產業布局等工作不斷推進,福州新區三江口片區正式拉開框架;搶抓自貿區機遇,深入推進機制創新,出臺了28項改革試點措施,特別在金融創新方面為福州自貿區實現了先行先試,還成功引入3000多家注冊資本累計200億元的優質企業。
民生優先 財政支出近七成
金山公園、花海公園、三江口生態公園、沙灘公園……倉山數不勝數的大小公園,也讓市民在倉山的閑庭信步,不過是從一個公園到另一個公園。這不過是倉山民生的一個縮影。
順利通過“省級生態區”考核驗收,榮獲全國綠化百佳縣區,生態倉山更加美麗;持續推進城市建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地鐵1號線南段、白湖立交等一大批重大交通項目順利建成,倉山城市交通率先邁進“地鐵時代”,倉山市民看在眼里,也甜在心里。
民生優先是倉山的堅持。五年累計民生支出70多億元,占財政支出近70%,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116項,新建、改擴建學校68所,教育醫療等公共配套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精神文明建設、人文倉山建設深入推進,成功入選國家首批智慧城市試點,榮獲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和全省文明城區、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區等稱號。全區保持和諧穩定,綜治考評連續兩年并列全市第一,被評為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先進單位。
未來新倉山 六大主導產業
倉山區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召開,更是提出勇當新區排頭兵,再燃創業新激情,也給未來五年立下目標,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倉山。
五年后的新倉山畫卷,也就包括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發展方式進一步優化,成為福州經濟“升級版”的標桿。到2020年,GDP年均增速9.0%;積極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高新技術、文化創意、體育休閑、會展經濟、現代金融、總部經濟“六大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規模,傳統優勢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服務業發展質量和比重明顯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突破20%。
倉山區委也許諾,未來五年,加大民生投入,群眾享有更均衡的教育資源、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具品質的文化生活、更舒適的居住環境,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成現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民生保障水平居省市前列。
前途是光明的,而過程是艱難的。倉山區委,也正要求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為未來的新倉山打拼。
舉措一
堅持福州新區引領,打造開放開發新引擎,全面落實福州新區建設《行動計劃》,堅持新區、自貿區“雙輪驅動”,用足用好政策,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加快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倉山跨越趕超新動能。
舉措二
堅持發展都市經濟,培育產業升級新優勢。圍繞構建具有倉山特色的都市經濟體系,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舉措三
堅持建設宜居城區,提升城市發展新形象。主動融入省、市發展大局,把宜居城區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進一步統籌城區改造、建設、管理,加快城市有機更新,不斷推進城市化進程,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區。
舉措四
堅持發展成果共享,構建民生保障新體系。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性,持續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舉措五
堅持黨委統攬全局,凝聚倉山發展新合力。持續強化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加強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設,調動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倉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