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玉萍通訊員倉萱
百日攻堅戰也在倉山區煙臺山片區征遷指揮部打響。記者昨日采訪獲悉,自15日進入簽約期的倉山區共和路、朝陽路及補征地舊屋區等3個改造項目正在全力推進。連日來,征遷指揮部加強統籌,做足服務,為被征收群眾排憂解難,確保項目如期完成征遷交地。截至目前,800多戶涉遷戶中,已有近300戶完成簽約,簽約率超過35%。
情暖困難群體組織志愿者冒雨協助搬家
“來,把躺椅遞給我。”“給,接住。”昨日上午,天空下著小雨,記者在朝陽路139號看到,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年輕志愿者正忙活著,將屋里的物品一件件搬到停在屋外的貨車上。很快,貨車就被裝滿了。
年近七旬的戶主唐老伯告訴記者,他膝下無子女,此次房屋征遷,他準備調換準現房蘭花園小區的房子。
“為了能優先預約房源,我想早點搬遷交房,過渡房都已經租好了,但搬家讓我發愁。”唐老伯說,他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老伴兒還智障,一時根本找不到合適的搬家人員。
看著滿屋子的家當正發愁時,征遷指揮部組織協調了志愿者來協助搬家,這可把他樂壞了。
看到立柜、冰箱等物品陸續裝上了車,唐老伯十分開心,跟志愿者連聲道謝,“沒有你們,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呢。”
記者了解到,此次共和路、朝陽路及補征地舊屋區改造項目征遷過程中,受到搬家協助的并非只有唐老伯一家。三天來,已有20多戶孤寡老人、低保戶及家中無年輕勞動力的被征收居民,在志愿者的協助下完成了搬家。
據透露,需要搬家的涉遷戶還可以向各征遷工作組報名,征遷指揮部將盡快安排志愿搬家服務。
想居民所想提供各種人性化服務
除了推出搬家服務,征遷指揮部還想居民所想,提供各種人性化服務,竭力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
居住在朝陽路125號的一對老夫婦,年齡都在90歲以上,生活無法自理,租房過渡問題一直無法解決。考慮到老人的實際困難,煙臺山片區征遷指揮部與倉山區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對接,從蓋山鎮北園周轉房中騰出房間給老人居住,讓老人和周邊居民感動不已。
不僅為高齡、困難老人提供便利,按照在一線指揮、在一線工作、在一線解決問題的“一線工作法”,征遷指揮部將工作重心前移,及時協調、解決征遷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問題不過夜。同時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實時溝通征遷進展,每天對各征遷組工作進度進行排名通報。
為了讓被征收居民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政策等信息,征遷指揮部還在倉山區少年宮和福州十二中安裝大喇叭,在涉遷區域設置流動宣傳車、“土喇叭”等,根據征收進度宣傳征收相關內容,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征收政策、安置房源,乃至指揮部加快征遷舉措等信息,同時提醒未搬遷居民加快簽約,抓緊搬家、住新房。
一系列細致周到的服務也贏得了涉遷居民的稱贊。
提高征遷效率現房回遷擬提前1個月
征遷指揮部還加快貨幣安置資金發放。截至昨日,38戶簽訂貨幣安置協議的居民中,已有24戶領到貨幣安置資金。
此外,按照征遷程序,該項目現房回遷時間要到10月份進行,但為了讓選擇現房安置的涉遷戶早日回遷,住上新房,征遷指揮部計劃將現房回遷時間提前到9月初進行。據稱,首批有30多戶居民受益。
倉山區共和路、朝陽路及補征地舊屋區改造項目征收房屋面積超7.5萬平方米,涉遷戶822戶,簽約期將持續到9月28日。“目前項目征遷工作正有序推進。”上述負責人透露,貫徹落實市、區關于重大項目“抓征遷、促落實”百日攻堅行動的決策部署,指揮部將攻堅克難,做好做足各項服務,全力推進項目征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