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玉萍通訊員倉萱文/攝
本報訊 昨日,倉山區東部新城征地拆遷安置指揮部牽頭組織蓋山鎮、區市容局等相關部門,對海峽商貿城利嘉地塊(收儲六鳳周邊商服用地項目涉及六鳳村征地交地)實施最后一場保護性交地。至此,海峽商貿城利嘉地塊項目提前實現全面交地,比百日攻堅行動計劃提前近3個月。目前,項目正在辦理相關交地手續。
迅速行動上下一盤棋高效推進
海峽商貿城利嘉地塊項目于2011年啟動征收,約征地1251畝,大部分土地已經如期交地,因歷史遺留問題,剩下六鳳村183畝土地未能及時交地。
“想方設法,排除萬難,一個半月,必須完成任務。”百日攻堅號角吹響后,8月25日,市政府主要領導在調研項目進展時,現場下達這樣的指令。
軍令如山。倉山區領導高度重視,多次深入一線,深入現場,調研推動項目建設。項目征收指揮部、蓋山鎮主要負責人駐扎一線,及時協調解決征收難題,駐村工作組和征地工作組迅速開展工作。
8月28日,工作組對地塊內179戶村民約110畝田地進行丈量;9月13日,東部新城征地拆遷安置指揮部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先行對項目部分未交地進行拆違,共拆除違建約1.7萬平方米,交地60畝;10月1日,項目簽約果樹補償143戶,簽約田間設施15戶,完成田地丈量,村民陸續領取果樹補償款、征地款;10月5日,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對項目實施最后一場保護性交地,簽訂初步交地確認書。
貼心服務群眾訴求一件件落實
9月25日,周日。海峽商貿城利嘉地塊項目現場,部分涉遷戶焦急地等著領取果樹補償款。因雙休日相關部門無法及時確認、銀行對公賬戶沒有辦公等原因,按正常流程,果樹補償款要延遲2天~3天發放。東部新城征地拆遷安置指揮部馬上研究解決方案,協調市有關部門開通綠色通道,由金山征收工程處先行墊付款項,當天將果樹補償款發放到涉遷戶手中。
領導在一線指揮、干部在一線工作、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組成員放棄節假日,“5+2”“白加黑”全身心投入工作。
“六鳳村情況比較特殊,征收工作尤其難開展。”東部新城征地拆遷安置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徹底摸清情況,了解村民訴求,工作組全體成員連續數天利用晚上時間到村兩委成員家中談心,與村干部進行溝通,常常一聊就到次日凌晨,一大早又接著挨家挨戶走訪,走到田間地頭與村民交談,了解村民對征地看法以及六鳳村矛盾癥結。
在摸清村民訴求后,工作組主動出擊,多次組織村兩委及村老人會負責人到其他村參觀學習,同時協調市、區相關部門幫助該村利用10%留用地款進行商貿樓回購,從解決六鳳村集體經濟持續發展問題入手,解決土地被征收后村民生產、生活出路問題。
一個個問題迎刃而解,工作組與村民的距離越拉越近,一些村民從對征收工作的對立逐漸到理解支持。
“以前征地,補償款遲遲不發,這次不同,征收工作組不僅幫我們爭取回購商貿樓,解決我們的生活出路,還承諾將來會留出土地建造村活動中心和龍舟安放地,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自然會支持征收。”六鳳村民趙老伯說。
記者手記
征遷無難事
征地拆遷是天下第一難事。六鳳村183畝交地任務歷時5年沒有進展,足以說明這句話不假。
百日攻堅戰打響后,按照倉山區的計劃,項目擬在今年12月底完成交地。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時,下達的“一個半月,必須完成任務”的指令,對參與征收的工作者而言,可謂難上加難。
直面難點,迎難而上。倉山區通過落實責任制,征收工作者鉚足干勁,沉下身子,真誠與被征收戶“交心”,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最終贏得群眾的支持。僅僅40天,項目就傳來捷報,再次創造了征遷的“倉山速度”。
海峽商貿城利嘉地塊征收工作者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上下一心,處處為征遷戶著想,征遷無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