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黑板報:描繪出陽光大世界
一份報紙,一支粉筆,一把尺子,每一天都有一位老人在這間屋子里寫寫畫畫。他叫黃以孟,85歲高齡的他精神矍鑠,10年來風雨無阻,已制作了2123面黑板報,兩天一期,從不間斷,宣傳覆蓋面輻射2個社區5個小區。辦好黑板報不是件容易的事,內容新鮮,時效性是關鍵。黃老師每天要花2-3個小時閱讀大量的報紙,精心提煉精華內容,他用平時的語言言簡意賅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解讀熱點民生、分享養生保健知識,讓居民每天只需花2-3分鐘時間就能了解國內外的大事、身邊的故事及生活常識。為吸引更多地居民駐足觀看,黃老師還注重色彩搭配、邊框裝飾,在正式謄寫黑板報前總是先在紙上打好底稿,連標題的字體大小、顏色、線格的顏色也精心設計,80多歲的老人,對待工作一絲不茍,每天堅持這樣做,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黑板報總編”,他用小黑板描繪出了陽光大世界。現在,看黑板報已經成了社區居民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這種小黑板報的宣傳方式越來越受群眾喜愛。
要做好如此大量認真細致的工作,除了黃老師自己的熱情與耐心之外,少不了家人的支持。黃老師的老伴雖然也曾因黃老師太忙太辛苦有過埋怨,不過慢慢地,她懂得了黃老師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想要為群眾服務終身的決心。有人問黃老師“中國夢是什么”,他笑著說,“我身體還硬朗,我這樣鍛煉能夠健康100歲,就可以為民也為黨增加正能量。我個人忙活,眾人受益,我得到了最大的幸福。”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奉獻社會,用自己的道德魅力影響身邊人,他堅持著“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的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
火線入黨:一張煙紙上的入黨申請書
1951年2月,黃以孟跟隨部隊進入朝鮮。當年4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和后來華川地區第一、二次阻擊戰。作為志愿軍隊伍中的知識分子,他擔任戰地宣傳員、文化教員等職,打仗時協助連指導員在陣地前沿做火線宣傳鼓動工作。
“我是在戰斗即將打響時入黨的!”談起自己的入黨經歷,黃以孟顯得特別激動。他說,那時部隊準備強渡昭陽江,剛剛提交入黨申請書的黃以孟心中燃燒著一團火,面對敵軍密集的炮火和冰冷刺骨的江水毫無懼色、勇往直前,跟隨部隊沖向對岸,直到戰斗結束。華川阻擊戰中,副指導員根據黃以孟的表現,果斷批準其入黨,并在一張寬6厘米,長不足10厘米的香煙盒包裝紙上,用鋼筆寫下“黃以孟同志為中共候補黨員”,落款是“一機連黨支部,1951年6月6日”。 在此后的戰斗中,黃以孟將這張不顯眼的香煙盒包裝紙,用油布里3層外3層地包了又包,行軍打仗時都揣在懷里,生怕玷污丟失,在他眼里,“它比生命更無價,更重要”。這張紙一直伴隨黃以孟身邊50多天,直到8月2日支部正式為他辦理入黨手續。
雖然已經退休25年,可在黃老師看來,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永遠沒有退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