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3月1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 文/圖) 10日,隨著一只只象征著和平與大愛的氣球放飛天空,第十一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游節在福州隆重舉行。本屆文化節以“弘揚臨水文化 促進兩岸交流”為主題,1000多名來自閩臺兩地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陳靖姑文化機構、各宮廟代表齊聚福州,共揚陳靖姑民俗文化。
“陳靖姑信俗文化是兩岸共有的文化遺產,通過連續11年舉辦的民俗文化旅游節,陳靖姑信俗已經成為閩臺文化交流、信眾往來的重要橋梁,兩岸同胞的心也緊緊地連接在一起。”福州市陳靖姑故居管委會主任鄭煒介紹說,本次文化節除主場活動外,還將舉行包括臨水文化主題征文大賽、倉山臨水文化旅游建設成果展、閩臺陳靖姑文化敘緣會、陳靖姑文化故事大賽、倉山非遺大觀園、百童過關祈福典禮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從不同側面展現陳靖姑信俗文化的內涵與魅力,進一步推動閩臺兩岸和海絲沿線地區的文化交流。
當天上午9時許,莊重的祭頌大典儀式拉開了本屆文化節的序幕。莊嚴慈祥的順天圣母神像在閩臺信眾的簇擁下端坐在主祭臺的正前方,來自兩岸的數十位宮觀代表神情肅穆,進行了二十分鐘的祈福儀式。在陳靖姑金身前,參祭人員循上馨香、獻三牲、三獻爵、敬頌祭文、行“三跪九叩”禮等傳統禮儀,依序展開祭典,兩岸民眾虔誠進香祭拜。隨后,鐘鼓聲響起,司儀官高聲頌揚臨水夫人的功德,為兩岸百姓祈福送安。
“順天圣母陳靖姑是婦女兒童的保護神,在臺灣人人崇敬、年年祭祀,各個宮廟的香火更是長年不衰,深受民間尊崇。而福州是陳靖姑的出生地,有著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和信俗民俗,我已經記不清來來回回福州多少次了,每次來都會到陳靖姑故居看看,除了尋根,還會和故居管委會一起商討推廣陳靖姑文化的事情。”臺灣桃園市鳳儀宮主委王億鳳表示,兩岸一家親,同一個信仰更是讓閩臺信眾親上加親,歡迎更多的福建民眾到臺灣走走看看。
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情景表演中還融入了莊嚴隆重的“順天祈安 揚福海絲”會香頌典、傳統請花民俗體驗等環節,展現了陳靖姑文化的民俗特色和其在閩臺文化交流之中的重要地位。
“我常常給孫輩們講,大陸是臺灣人的根,臺灣的信俗也來自大陸,所以要懂得飲水思源,常常來大陸看看,拜拜順天圣母,感受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這樣才是‘兩岸一家親’。”來自臺灣花蓮縣勝安宮的信眾黃發達說,兩岸供奉陳靖姑,讓大家有機會相會,敘說兩岸情。
當天的頌典儀式和情景表演,也讓臺灣宜蘭縣爐源寺常務董事游美玲看得入迷,內心激動不已。她告訴記者,臺灣爐源寺與福州陳靖姑故居互動密切,曾多次組團來福州參加陳靖姑的拜謁活動,去年還是第十屆陳靖姑民俗文化旅游節的臺灣主辦方,今年爐源寺又專門組織了十幾名信眾前來參加活動。“希望文化節能夠帶動兩岸民間各個層面的交流,通過頻繁往來讓兩岸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心能夠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1000多名來自閩臺兩地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陳靖姑文化機構、各宮廟代表齊聚福州。
據悉,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游節作為福州倉山區的一項重要文化交流活動,已經成功舉辦至第十一屆。該活動以陳靖姑文化為切入點,讓更多臺灣同胞和海絲沿線僑胞了解倉山區文化,促進閩臺交流。本屆文化節由中共倉山區委、倉山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倉山區委宣傳部、中共倉山區委文明辦、倉山區傳統文化促進會、陳靖姑故居管委會等單位承辦。
2008年,陳靖姑信仰習俗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成為聯結兩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