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再現材料”中日作品展亮相倉山區海峽創意產業園,近200件中日工藝作品同臺競技,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此次展出的作品出自中日17名藝術家和工藝師之手,其中包括日本傳統工藝金工協會會長井尾建二教授、原日本武蔵野美術大學工業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小井土満教授、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染織手繪工藝傳承人古屋絵菜、中國當代藝術家潘微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吳永平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時中等。參展作品涉及大漆、金工、紙材、陶瓷、玻璃、絲綢、印染、竹藝等多種材料與工藝,呈現出十七位中日兩國藝術家、工藝家們對材料、工藝的理解、領悟,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藝術探索與實踐。
作品展吸引了不少愛好人士參觀
小井土満教授此次展出的作品是用大漆和金屬材料進行混合制作出來的山脈形象雕塑作品,創作靈感來自青藏高原、尼泊爾一帶的山脈。在他看來,工藝和藝術是沒有差別的。他表示,中國人和日本人在生活習慣上面有一些不同,但在工藝和材料上是基本一致的。不管是工藝、繪畫還是雕塑,只要把創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并且應該有新的創作理念和現如今的信息時代相融合,讓實際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精致小巧的工藝品吸引眼球
展覽期間井尾建二教授與小井土滿教授還將分別以“巧作——日本金工制作技藝”、“樸素與精致——日本的工藝設計”為主題在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與閩江學院美術學院開講。據潘微教授介紹,此次展覽主要是為中日兩地的藝術家提供一個可以深度交流的平臺,能更深入地了解雙方的文化狀態。主要是將展覽與講學相結合,細化雙邊的交流。比如5月22日在福建師范大學的“日本金工技藝”講座就可以幫助在制作中上遇到難題的年輕學生,為他們講解有難度的手法和技巧。
藝術與工藝、技術的聯系自古以來就是相輔相成,對材料的拿捏更是工藝的核心,也成為很多當代藝術家創作的基石。通過此次展覽,可以看到因材料與工藝傳統而緊密聯系著的中日兩國源遠流長的美學價值認同。此次展覽地點位于倉山區海峽創意產業園·紅坊7#7103安縵陳設展廳,展覽將持續至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