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倉山智能產業園。記者 石美祥 攝
1991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在倉山現場辦公會上指出,倉山區發展至少有地域優勢、開放優勢、科教優勢等三大優勢,要求把倉山建設成為福州繁榮、美麗、開放、文明的南大門。
牢記囑托,咬定目標,倉山區廣大干部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一張藍圖繪到底。今天的倉山,正以全力以赴的奔跑姿態,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先行示范,在城市更新布局上先聲奪人,在城市品質提升上久久為功,一幅現代化國際城市先行示范區的美好畫卷正加快繪就。
銳捷網絡數字化智能工廠。(受訪者供圖)
瞄準新興產業
金山工業園橘園洲片區產值5年增長逾20倍
【現場探訪】
銳捷網絡數字化智能工廠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倉山智能產業園的銳捷網絡數字化智能工廠,眼前的智造景象令人驚嘆:數字化貫穿產品進料到出廠,生產、組裝、測試、包裝全自動化,生產車間里鮮見人影,成排的機械手高效精準地組裝零部件,智能倉儲中心在不打開照明設備的情況下同樣高效運轉,自動導引車自己乘坐電梯運載物料……
成立于2003年的銳捷網絡,是行業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其創新成果已廣泛應用于政府、運營商、金融、教育、醫療、互聯網、能源、交通、商業、制造業等的信息化建設。
“數字化智能工廠集合西門子和富士康技術,通過‘數字化雙胞胎’柔性生產技術平臺,以及‘工業互聯網’智慧服務云平臺,提高產品迭代,使生產效率提高80%。”智能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占地約28畝,總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總投資9.3億元,于2022年4月開工建設,2023年12月竣工驗收,今年6月初試投產。
【特色亮點】
銳捷網絡數字化智能工廠項目是倉山區加快新型工業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個典型探索,外形猶如一臺超級交換機,里面建設交換機、路由器等產品全流程自動化產線,打造創新數字工廠,發揮銳捷網絡在先進生產制造工藝上的優勢,成為國內數字制造的行業標桿。預計滿產后年產能80萬臺以上、產值150億元以上,可實現80%以上的生產自動化率和90%以上的數字化率。
【經驗啟示】
面對老舊工業園區土地利用粗放、效益不高等問題,倉山區委、區政府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率先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通過問天要地,對存量土地進行高效再開發,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快速推動老舊工業園區迭代提升。
在金山工業園橘園洲片區試點地塊,倉山區在全省開先河,運用“標準地+”模式,采用“政府收儲-國企建設-企業入駐”的辦法,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提速審批環節,實現拿地即開工,從項目收儲到第一個產品下線僅用900天時間。
銳捷網絡數字化智能工廠項目所在的橘園E地塊,整體狹長,建塔樓缺乏縱深,建連廊無法匹配研發用房及一般廠房的建設標準。在難題面前,倉山區通過“彈性容積率”政策向上爭取規劃指標優化,并使用數字化的BIM建模技術和“工業上樓”的新型建筑方案,暢通資源規劃要素保障渠道,在原本達不到廠房建設標準的狹長地塊上,建起了一座智能工廠,把環保、低能耗的高端制造業搬到高層樓房中,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金山工業園橘園洲片區一期陸續出讓政府收儲的4個地塊共148畝土地,截至目前已有45.5萬平方米的高標準廠房投入使用,已對接入駐銳捷網絡、億力集團等26家企業。該片區年產值從2018年的不足10億元,提升至2023年的270億元以上。
海峽體育中心項目周邊收儲地塊七項目安置房效果圖。
聚焦城市更新
新區域中心建設大步向前
【現場探訪】
海峽體育中心項目周邊收儲地塊七項目
洪灣路東側、金山公交停車場南側,倉山區海峽體育中心項目周邊收儲地塊七項目的265畝空地上,工程車往來穿梭,矗立在地塊上的高宅高氏民居和高宅村82號老建筑格外顯眼。不久的將來,一棟棟全新的住宅及相關的商業設施、體育文化配套等將展現在市民眼前,提升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項目的建設,離不開征遷的有力保障。海峽體育中心項目周邊收儲地塊七項目涉及的建新鎮高宅村,是“城中村”,村內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大、土地利用效益低下。積極回應居民期盼,2023年8月,倉山啟動項目征遷,征地面積265畝,涉遷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
“歷史遺留問題、錯綜復雜的產權隸屬、債權債務糾紛、涉遷群眾的高心理預期等,都是擺在征遷工作人員面前的難題。”倉山區金山科創走廊片區項目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征遷指揮部牽頭下,區下派工作組、征收公司、鎮村工作人員組成的征遷工作團隊擰成一股繩,項目征遷啟動僅10天,實現涉遷房屋丈量率超97%、封房率超95%、簽約率超80%。進場不到1個月,封房率超97%、簽約率超90%。
今年3月16日,倉山區委、區政府啟動“清盤掃尾攻堅月”行動,為項目清盤掃尾注入強心劑。征遷干部迎難而上,多措并舉解難題。3月21日,項目實現凈地交地,順利實現一季度土地出讓。
【特色亮點】
海峽體育中心項目周邊收儲地塊七項目是全國首批、全省重點城中村改造專項資金項目,倉山區立足“做全金山建新片區”的開發建設思路,積極化解征遷資金緊張、歷史遺留問題多等矛盾,在倉山區“清盤掃尾攻堅月”行動中率先完成凈地交付。征遷過程中,倉山區主動推進15處風貌建筑及3處歷史建筑的落架、構件回收、遷建工作,全力保護涉遷范圍內歷史建筑的原始風貌。
三江口片區。記者 石美祥 攝
【經驗啟示】
項目征遷的順利完成,是倉山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不斷提升城區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生動實踐。去年以來,倉山區加大征遷交地力度,進一步做全金山建新片區、做精中部老城區、做強城門蓋山片區,加快建設中心城區新的區域中心。
今年3月16日,倉山區委、區政府啟動“清盤掃尾攻堅月”行動,集中攻堅27個項目,強化重點建設項目用地保障,發展產業經濟,補齊民生短板。
3月21日,海峽體育中心項目周邊收儲地塊七項目率先實現凈地交付。幾天后,義序片區水生態環境治理(浦口河一期)項目最后9戶涉遷戶搬離,提前完成清盤掃尾攻堅任務。4月15日,三江口片區15個項目完成清盤掃尾,高顏值、高品質的“城市會客廳”加快走來……
短短一個月,倉山廣大干部堅持指揮在一線落實、干部在一線工作、問題在一線解決的一線工作法,掛圖作戰,市、區聯動,實現23個項目清盤掃尾,交付凈地2582.58畝,為全市重點項目建設贏得了時間,再現了征遷的倉山速度。
廈航廣場效果圖。
牽住項目“牛鼻子”
開創高質量發展美好未來
【現場探訪】
廈航廣場項目
將目光轉到城門蓋山片區,福州檔案館東側,廈航廣場項目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該項目由廈門航空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0億元(不含土地其他費用),占地38.75畝,總建筑面積10.96萬平方米,計劃建設一棟14層的甲級寫字樓和一棟16層的高端商務酒店。
“項目于去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已完成樁基工程施工,支護工程完成70%,下階段準備開挖基坑土方,整個項目預計2027年2月竣工。”廈門航空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以綜合型酒店、商業廣場和辦公寫字樓為主要定位,整體造型從正面看為“門”字,代表廈門航空,寓意廈航幫助更多的人行走天下,為廣大旅客打開從福州通往世界各地的大門;從空中俯視為飛機尾翼,寓意廈航在福州插上夢想之翼,助力福州高質量發展騰飛。
項目建成投用后,將進一步提高南江濱會展金融商圈的品牌商業價值,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更好地服務片區的開發建設,乃至福州對外交流和經貿往來。
【特色亮點】
當前,福州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深入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先行城市,全力推動國際航空城建設。作為福州民航主力軍,廈航將以廈航廣場為依托,持續加大在榕投入,放大廈航商業價值,打造福州招商引資新地標,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同時進一步完善航旅服務鏈條,把航旅服務延伸到主城區,打造城市候機樓,升級高端“機+酒”系列產品,提升國際中轉保障能力,以更高標準、更高效率服務好政企單位和全球旅客,進一步推動片區現代化服務產業的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為福州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成為市民游客好去處。記者 石美祥 攝
【經驗啟示】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去年以來,倉山區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拉動作用,通過實施“項目攻堅突破年”行動,千方百計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穩企業穩預期、增信心增動能。
以更高效率建設項目,實行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推動項目早開工、快建設、快投產、早見效;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資,全面落實“一把手”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機制,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光電信息、生物醫藥等7條產業鏈,招商工作綜合排名保持全市前列;以更優服務幫扶企業,大力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強化融資、用工、土地等要素保障,全面落實區領導掛鉤服務企業、“一企一議”等工作機制,常態化舉辦“煙山鵲橋薈”等政金企對接會,打通企業降本融資通道……
在一系列組合拳的推動下,項目接連落地、建設、竣工,增強倉山發展后勁。以項目為支撐,倉山正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來源:福州日報 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