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2025年閩都鼎邊民俗文化嘉年華活動在倉山區梁厝歷史文化街區舉辦。
活動以“閩都和美·薪火相傳”為主題,通過美食體驗、民俗展演等多元形式,再現福州鼎邊糊背后跨越千年的煙火故事,為市民們奉上一場沉浸式文化盛宴。

鼎邊糊,又稱“鍋邊糊”,是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小吃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漢代閩越國時期。相傳閩越王無諸時期的兩位侯爺統兵行軍經過福州,因時間匆忙,百姓為犒勞將士,研制了鼎邊糊這道“速食軍糧”。至唐宋時期,鼎邊糊演變為立夏“做夏”民俗的核心載體,家家戶戶制作后分贈鄰里,寓意“添福添壽添和氣”,成為閩都“睦鄰文化”的鮮活見證。

現場,參與鼎邊制作的各路高手取火開灶,用最傳統的方式烹煮鼎邊,他們手法嫻熟,一邊在鐵鍋邊快速刮擦米漿,使其落入沸騰的鍋中形成薄皮,一邊熟練地添加各種佐料,讓鼎邊糊的味道層次更加豐富。市民們不僅近距離觀賞了這一傳統技藝的精湛表演,還品嘗到了諸多經典款鼎邊糊口味和創新時尚的鼎邊口味,紛紛贊嘆不已。

在手作體驗區,家長們帶著孩子們親自體驗磨米漿等傳統鼎邊制作過程,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他們對傳統技藝的興趣與熱愛。
民俗展演區也是熱鬧非凡。不僅有資深喜娘傾情演繹“鼎邊糊吉祥話互動說唱”,還有融入了鼎邊糊元素的名牌歌表演、說書人講述鼎邊糊歷史故事等,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表演體驗。
主辦方表示,閩都鼎邊民俗文化嘉年華不僅是對“福文化”形象生動的演繹,更是對倉山“守護文脈、傳承薪火”的初心堅守。未來,我們將持續描繪倉山的“海絲情緣”與“鼎邊傳奇”,讓閩都文化在新時代散發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來源:福州新聞網?記者 謝敏/文石美祥/攝 通訊員 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