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螺江潮涌文光起 孔廟重輝千秋續”乙巳年螺洲孔廟重光啟戶活動在倉山區螺洲孔廟欞星門前舉行。歷經6個月精心修繕,承載厚重儒家文化的倉山螺洲孔廟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據悉,螺洲孔廟建于南宋末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重建;正德十六年(1521年)、隆慶二年(1568年)兩次重修,是福州古代五座孔廟之一,也是福州現存兩座孔廟(另一座是福州孔廟)之一,是全國唯一的一座保持較為完整的村級孔廟。
上午9時,活動以傳統漢服舞蹈拉開序幕。舞者以靈動舞姿演繹《周禮》精粹,生動詮釋儒家“禮”的精神內核,瞬間將現場觀眾帶入莊重典雅的文化意境。隨后,稚嫩的童聲響徹欞星門前。學童們手捧竹簡,神情專注,齊聲誦讀《論語》。
遵循古制的“重光啟戶”儀式在莊嚴肅穆中進行。主祭人恭讀祭文,追思先賢孔子巍巍功績,祈愿文脈昌盛、國泰民安。分獻官依循傳統“三獻禮”規制(初獻、亞獻、終獻),向孔子及配祀先賢神位虔誠進獻帛、爵。鐘鼓齊鳴,禮樂和敬,完整再現了這一承載深厚文化內涵的傳統儀式。
開幕式后,嘉賓們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參觀國學學堂與螺洲孔廟孔子文化展館,近距離感受修繕成果與豐富的文化陳設。
倉山文投集團總經理助理雷傳達表示,去年11月,借勢螺洲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倉山區啟動了孔廟全面保護性修繕工作。秉持"修舊如舊,守護文脈"的理念,組建由古建筑專家和文物保護專業人員構成的團隊,重點對建筑本體進行結構加固,精心修復屋面、墻體和木構件,細致還原飛檐翹角、彩繪雕刻等特色細節。經過6個多月的施工,孔廟如今以煥然一新的面貌重新對外開放。推動傳統文化活起來,讓更多人感受歷史溫度,領略文化魅力。“未來,我們計劃從文化研學、特色活動、文旅融合、數字展示四個維度,全面推進孔廟的活化利用工作。”
此次螺洲孔廟的重光開放,不僅是對珍貴歷史建筑的精心守護,更是倉山區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力舉措。未來,這座千年孔廟將成為市民感悟儒家思想、體驗國學魅力、共享文化福祉的重要空間,持續為“閩都文化”的繁榮復興貢獻倉山力量。
來源:倉山區文投集團、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