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溪洲大橋北橋頭立交。 記者池遠 攝
【開欄的話】
為鞏固提升“攻堅2017”和“招商2017”行動成效,新年伊始,“抓項目促發展”專項行動再擂戰鼓。圍繞“項目、產業、實效”等關鍵詞,全市上下正通過“一抓一促”,落實“謀劃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增資一批”的項目推進機制,促進項目提速、產業提升,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本報今起開設“抓項目促發展”專欄,報道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進展態勢、落地成效,記錄廣大干部群眾以實干促發展的奮斗故事。
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223.12億元,帶動全市固投增速從2016年的6.8%提升到2017年的12%;集中力量“炸碉堡、拔釘子、割尾巴、掃障礙”,破解難題4158個;在全省組織的全年四個季度及元旦前集中開工活動中,我市分別開工項目163項、261項、289項、297項、76項,項目數均位列全省第一……
去年,我市實施“攻堅2017”行動,全市廣大干部進一步提振精神,鼓足干勁,加壓奮進,攻堅克難,破解征遷交地難題,加快項目前期工作,提速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提速項目建設
積蓄高質量發展動能
去年,傳統產業積極升級,尋求突圍。
紡織“龍頭”恒申集團主動向上游產業鏈延伸拓展,迎來申遠一期年產40萬噸聚酰胺一體化項目的點火試投產。這一把火,讓福州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錦綸聚合和錦綸紡絲生產基地,使福州乃至全國紡織行業上游原料環節有望擺脫進口依賴。
去年,新興產業主動發力,強勢崛起。
落實“東進南下”戰略構想,福州拉開濱海新城建設大幕,圍繞“大數據”這一主題策劃生成百余個重點項目。VR大廈、雙創中心、研發樓二期、空港醫院等23個項目相繼動工,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商務云)、兩港線拓改等7個項目陸續建成。12月,省超算中心(二期)正式投用,這臺“超強大腦”可滿足入駐濱海新城的健康醫療、大數據企業的超算需求,濱海新城再添招商利器。
引導城市發展“沿江向海”,海上福州建設重構產業格局。2017年最后一天,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內機器轟鳴,金風科技福清制造基地、中車株洲電機福清制造基地正式動工。
去年,新城老城互動,城市距離更近了。
地鐵6號線長樂段11個站點全部進入主體建設階段。未來線路建成后,市民只需邁上地鐵,即可在福州老城區和濱海新城之間順暢往來。與6號線共軌的道慶洲大橋已完成主棧橋施工,建成后將為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在榕城大地,“新”與“舊”的融合催化出奇妙的化學反應,激發內生活力,匯聚強大力量。
補齊民生短板
百姓幸福感不斷提升
去年,攻堅行動更深層次地在民生領域發力,水系治理、綠化福州、城區治堵、舊屋改造……隨著各個項目加速推進,百姓的幸福感不斷提升。
陽岐河摘掉了“黑臭帽”;屏東河部分河段底部鋪設了青石板;逐漸清澈的竹嶼河正一步步重現舊時“竹韻”景觀……“攻堅2017”,水系治理鐵腕推進。3個月內拆除沿河房屋建筑面積約183萬平方米,7個水系治理工程包涉及的90條內河全面動工,鼓樓區梅峰河、晉安區東郊河、倉山區吳山河及洪陣河等8條黑臭水體整治已見成效。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在大腹山、飛鳳山等地陸續建成30公里休閑步道;“兩湖一園”(井店湖、澗田湖及洋下海綿公園)相繼開放;浦上大道、福飛路等72條林蔭道完成提升……“攻堅2017”,綠化福州成果豐碩。建成榕樹公園及主題綠地4個,茉莉花主題園12個,新建改造城市公園25處,福州綠意更濃。
7月,浦上大道(閩江大道至金洲南路段)實現主線通車;9月,華林高架跨站東路工程提前兩個多月完成。
10月,二環五四路口和尤溪洲北橋頭互通立交順利通車……“攻堅2017”,城區治堵快馬加鞭。去年,在緩堵硬件建設任務中,已有二環五四路口改造工程、華林高架橋跨站東路工程、尤溪洲北橋頭互通立交改造工程等33個項目完成實施。
紅星及周邊地塊舊改項目啟動不到20天簽約率過半;福馬路(馬尾段)提升改造項目房屋征收工作45天完成99%……征收速度不斷刷新紀錄,百姓住進新房的時間也在逐步壓縮。“攻堅2017”,連片舊屋區改造快速推進。舊改攻堅項目完成投資297.79億元,占年計劃的141.4%。
提振干部精神
干事創業勁頭更足
攻堅的戰場就是各區縣、市直部門的“練武場”。
為進一步提振干部精氣神,全市出動204支一線考察組,對全部2300余個項目一線考察全覆蓋。一線考察堅持正向激勵與反向問責雙管齊下。在這支“指揮棒”的指引下,干部們“啃硬骨頭”的勁頭更足了。
倉山區首創征遷“抽二選一”新機制,2個月完成三叉街舊改一期項目征遷。組織開展“水系攻堅月”“水系綜合治理百日沖刺”等專項行動,3個月內完成38條內河拆遷近100萬平方米、交地3296畝,創造了征遷交地新速度。
晉安區打破轄區限制,統籌全區干部力量,實行“異地作戰”等模式,集中力量啃下“硬骨頭”,梗阻多年的橫嶼組團鼓山片涉及省兒童醫院及東南區水廠原水管項目征收交地工作順利完成;計劃工期180天的火車站周邊外立面整治任務60天內全面完成。
福清市實行“大兵團”作戰,抽調1064名干部到一線抓征遷、促工作,推出了“一個暖心包、一個標準、一本隨訪筆記、一把手電筒、一把雨傘”的“五個一”工作法,累計解決了156個拖延2年以上的歷史遺留項目。15條“斷頭路”均提前完成了征遷攻堅任務。
閩侯縣開展“雙百”征遷行動和“雙比雙促,爭當排頭兵”行動,制定了《閩侯縣攻堅2017行動督查方案》,拖延了6年的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一期15畝應急地4天交付,停工近半年的福州英華職業技術學院閩侯荊溪新校區于7月11日復工,耗時4年的閩越水鎮項目征遷堅冰得以破解,壺山安置房回遷工作提前近5個月完成。
當時間的晷影指向2018,福州以嶄新之姿醞釀“抓項目促發展”行動。新的一年,全市上下將進一步提振精氣神,繼續為了幸福而奮斗,加快建設新時代有福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