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起“孝老愛親”四個字,農行福州金山新區支行行長陳麗凌只覺得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這件平常事是她從父母那里學來的,她也將這件事傳給了自己的孩子。今年,陳麗凌順利入選“福建好人榜”8月榜單。
“小時候,我就跟著媽媽一起照顧臥病在床的外婆,媽媽言傳身教讓我感受到了我們對于老人的責任與義務。”陳麗凌說。
陳麗凌常說老人是一塊寶,百善孝為先。多年來,她也始終把孝老愛親做到細微處。“結婚23年,我始終和公婆生活在一起,無論工作到多遲,回家都會騰出時間陪老人聊天。公公和婆婆事無巨細,都喜歡同我講,把我當親生女兒。”
去年,陳麗凌的婆婆意外過世,公公整個人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為了保證公公的健康,她為公公安排了全面的身體檢查,一有空就動員先生和兒子帶上公公去逛街、短途旅游,排解他的孤獨與空虛。
陳麗凌不僅孝順公婆、父母,五年前,還將孤身一人的嬸婆(即公公的嫂子)接到家中照顧。“嬸婆當時已80多歲,之前還多次摔倒入院,實在不忍心讓她獨自生活,就將她接到家中,便于我們照顧。”陳麗凌說。
一年前,嬸婆又一次摔倒,之后臥床不起。當時陳麗凌已是運營主管,工作非常辛苦,但她仍堅持每日回家為嬸婆洗澡擦身,洗衣捶背,她還為老人買來輪椅經常推著嬸婆外出曬太陽。在嬸婆即將離世的一個多月里,她更是守在嬸婆病床前。
“去年我先生的三姐罹患乳腺癌離開人世,留下了正在念大學的侄子,我們便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出錢出力,讓他始終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陳麗凌說。
受到陳麗凌的影響,她的兒子不僅對家里的老人關愛有加,也常常對自己這個堂弟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陳麗凌的無私付出受到了街坊鄰里的贊美,他們一家人孝老愛親的傳統也在小區里傳為佳話。
陳麗凌(左)照顧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