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動“百團進百村”大宣講。
2月7日首場宣講啟動了大宣講活動。
“這場宣講,給我帶來滿滿的正能量。”“我要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先進典型為榜樣,提振精氣神,轉變作風,腳踏實地,抓緊、抓實各項工作。”這是我市基層黨員干部聽完“貫徹十九大 提振精氣神”宣講團報告后的肺腑之言。
2017年底至今年年初,市直機關工委在組織“貫徹十九大 提振精氣神”演講比賽中感到,比賽中涌現出來的來自全市各條戰線的演講員,故事感人,催人奮進,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典型代表。
何不將他們組織起來,創新理論學習教育形式,變演講員為宣講員,在全市開展大宣講活動!隨后,在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的關心指導下,市直機關工委在全省首創了這一大宣講平臺,組建起由20多名宣講員組成的市級宣講團。
今年2月7日上午,首場宣講活動在市委禮堂盛大舉行。
“組建宣講團到基層一線開展宣講活動,這是市委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目的是通過讓身邊人講身邊事,鼓舞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更好地學習新思想,提振精氣神,激發正能量。”宣講前,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寧在會見宣講團全體成員時飽含深情地勉勵大家,并要求宣講團成員要“講透新思想、講活精氣神、講出高水平”。
精心組織,積極謀劃。市直機關工委建立了宣講工作領導小組,并聘請知名專家為宣講團指導老師,定期對宣講團成員開展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宣講水平。同時不斷挖掘各單位宣講人才,與宣講團同臺宣講,真正實現“身邊人講身邊事”“以小事見大道理”,使宣講活動更接地氣、更具感染力。
突出重點,講出成效。宣講團牢記王寧書記的指示要求,緊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提振精氣神、建設新福州、爭當排頭兵”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有聲有色的宣講活動,在全市營造了“貫徹十九大 提振精氣神”的濃厚氛圍。由于宣講效果好、社會影響逐漸擴大,許多事先未安排宣講的機關單位、學校、街道、社區、兩新組織等紛紛邀請宣講團前往宣講。
總結提升,形成機制。宣講團邊宣講邊總結邊提升,建立成員擴容機制、內容更新提升機制、激勵保障機制,市級團成員從成立之初的20人擴充至100人,宣講內容也緊扣全市中心工作不斷更新、提升,從而實現宣講團陣容升級、內容升級、質量升級,確保宣講活動常講常新,逐步形成了常態化、長效化大宣講機制。宣講團也影響和輻射了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探索改進新形勢下宣傳教育方式,紛紛成立宣講分團,形成多層次、廣覆蓋的大宣講態勢,發揮了大宣講效應。
宣講活動,受到了廣大黨員干部的普遍歡迎,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聽完宣講,我真的是頗受觸動,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將以他們為榜樣,今后帶領全村黨員和群眾,進一步提振精氣神,建設美好家園。”羅源縣起步鎮西山村黨支部書記鄭惠平說。中交四航局第五公司員工李純則表示,宣講團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各行各業的一線故事帶到了地鐵建設一線,給一線工作者送來了寶貴的精神食糧,振奮了大家的精氣神和建設新福州的熱情。
大宣講活動在省委省直機關工委、省委編辦、省效能辦、省發改委聯合主辦的全省機關體制機制創新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活動中獲得二等獎;今年“七一”期間,宣講活動經省委黨建辦審定,作為福州市“紅色領航工程”的典型創新案例,被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時代先鋒》欄目專門報道。
新的一年,大宣講活動將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續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貫徹,不斷完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化建設,打造福州一線宣講“升級版”。
烏山社區的耄耋老人現場聆聽宣講。
駐榕部隊編排精彩的小品參與宣講。
用福州伬唱的獨特方式宣講十九大精神。
在晉安區第一中心小學開展宣講活動。
宣講活動走進水系綜合治理一線臺嶼河工地。
市總工會千人場。
數說宣講
1市級宣講百人團
市級宣講團在宣講過程中不斷納入各單位優秀宣講員,成員由初期的20人擴展到100人。
260場宣講1.8萬名觀眾
從2月7日首場宣講開始,10個多月共開展60場集中宣講,現場觀眾達1.8萬人次;平均每5天開展一場,每場300名觀眾。
3宣講全覆蓋
市級團宣講的受眾遍及市直109個單位,并走入12個縣(市)區,實現市直機關和縣(市)區全覆蓋。
4十六進基層
宣講活動實現十六進:進烏山大院、進市直機關、進縣(市)區、進重點項目一線、進群團組織、進駐榕部隊、進國有企業、進校園、進社會新階層、進街道、進社區、進農村、進商務樓宇、進新村樓院、進網絡、進家門。
5百支宣講分團
市級團宣講帶動了市直各單位和各縣(市)區機關共成立121個宣講分團,業余宣講員達503名。
6百團進百村
“七一”前后,市級宣講團在羅源縣霍口畬族鄉福湖村啟動“百團進百村”活動后,100多個宣講分團共走進153個村開展“百團進百村”宣講活動。
7 3548場
各直屬分團開展宣講活動3548場,觀眾達27.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