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湖亭河河水清澈。資料圖
市民在龍津河邊散步。資料圖
上接A6版
□相關鏈接
福州確立實踐7個治水理念
黑臭水體治理只是福州城區水系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此次治水,福州確立和實踐了7個治水理念。
系統治理理念:將城市內澇治理、污染源治理、水系周邊環境治理、水系智慧管理和黑臭水體治理5個方面一起考慮,同步實施,環環相扣。
綜合分析理念:綜合考慮福州整個城區的山川水系、風土人情、地形地理地貌地勢、風情雨情水情,水系的布局、流向、流量、密度、標高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之間的關系,提出一個整體的解決辦法。
生態理念: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提出“九個有”的要求。比如,有自然彎曲的河岸;有深潭、有淺灘;有長得出水草、藏得住魚蝦的生態駁岸;有野趣、鄉愁等。
治本理念:福州黑臭水體治理緊緊抓住控源截污這個關鍵,堅決把水系周邊的房子拆下來,把沿河截污管全線埋下去。
質量第一理念:水系治理絕大部分是地下工程,通過組建150人的工程質量監督組,24小時盯在一線,所有的地下工程必須具備完整的影像資料才能驗收和付費。
項目工作法理念:為防止“部署了之”,杜絕“責任落空”,堅持把每一項治理措施都轉化為具體的工作項目,所有項目都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
搶抓主動權理念:為了確保治理成效,創新付費方式。一是按項目付費,項目落實方可付款;二是按效果付費,項目周期15年,每年經第三方評估合格后才付款。
“9+5”措施里的治水高招
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了解
水系巡查隊員在梅峰支河巡查。資料圖
到,我市針對主干河道,綜合施治,采取了“9+5”措施,即沿河截污、內河清淤、管網清疏、污染源治理、舊屋區改造、把水引進來、讓水多起來、讓水動起來、水系聯排聯調等9項黑臭水體治理和管理措施;在岸上種樹、建路、亮燈、造景、建設串珠公園等5項沿河環境提升措施。
這些措施中包含不少治水高招。
由“九龍治水”變“統一作戰”。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統籌調度全城上千個庫、湖、池、河、閘、站,實現市區“廠網河”一體化管理。
對管網進行建檔排查。城區排水管網改擴建工程緊密銜接排查項目,為全國首例全市區域范圍同時開展排水戶排查建檔、排水管網修復建檔的工程項目。
實行內河雙河長制。在全面落實市、區、街(鎮)、村四級內河河長制的基礎上,我市補充完善PPP方運營階段的企業河長,每天至少巡河1次,一旦發現各類垃圾,半小時內必須清理干凈。
建設高水高排工程(即江北城區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針對獨特的地形條件,采取高水高排工作措施,即沿山建設一條長約30公里的排洪道,非汛時通過5個支洞把水引入市區,作為生態補水;汛期則關閉支洞,直接把水排入閩江。整個工程預計2020年底前完成。
兩次調查
群眾滿意率均超90%
2017年12月底和2018年6月,福州先后對治水開展了兩次群眾滿意度調查,群眾滿意率均在90%以上。
目前,市政府辦公廳、市城鄉建設局依托福州晚報等單位開展的“福州市城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決策評估”調查活動正在進行中,調查結果不久后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