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記者從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自2024年1月獲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以來,福州全面啟動示范創建并已完成首批工作,目前14項主要預期指標中的10項已完成,完成率達71%,示范區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為后續順利通過驗收奠定堅實基礎。
有何成效?
全國率先開展兩岸知識產權服務標準共通試點建設
機制有強化。市知識產權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增至46家,《福州市專利保護與促進若干規定》納入市人大調研和立法項目,“知識產權貫標+專利導航”雙培育模式、專利與標準融合等創新機制為企業提供有力前置保護。行政、司法、海關、仲裁多部門協同保護機制進一步強化,出臺全市《關于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等,創新推出“司法裁判+行政列嚴”機制,對首批知識產權領域嚴重違法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
指標有突破。14項主要預期指標已完成10項,完成率達71%,其中2024年度指標已全部完成。
保護有成效。2024年共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265件,同比增幅104%;查處商標類違法案件208起,罰沒金額162.53萬元。兩級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252件,審結3298件,結收比為101.4%,1件調解案例入選最高法院多元解紛案例庫。檢察機關1件侵犯商業秘密案被寫入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1起案件獲評全省檢察機關知識產權保護優秀案例。
公安部門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類犯罪案件32起,追贓挽損1500余萬元。推動4家企業取得“福建版權服務工作站”資格,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省唯一企業獲中宣部“作品綜合類2023年度十大著作權人”稱號。15個產業知識產權協同保護與運營中心、21個商標品牌指導站、36個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提供全方位服務。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有突破,開展跨境電商海外發明專利維權應對策略軟科學研究,成立中印尼“兩國雙園”質量標準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平臺,全市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公共服務平臺達4家。
工作有亮點。率先全國開展兩岸知識產權服務標準共通試點建設,建立“海峽兩岸知識產權服務論壇”機制。建成27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先行所,另有5個特色品牌所正在建設中。數據知識產權試點成效明顯,數據核準登記量居全省首位。與審協北京中心福建分中心、北京國知預警中心合作開展千億產業專利導航(高端裝備、光學新材料),遴選6家優勢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強鏈建設,3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獲評第七屆“福州市政府質量獎”。“海洋經濟+地理標志+文旅消費”工作品牌、煙臺山福文化知識產權保護街區、知識產權數字人“茉莉仙子”、福州地理標志“山、海、城”矩陣等創新工程突顯福州特色。
2025年怎么干?
將推出福州知識產權數字人“茉莉仙子”2.0 版本
據悉,今年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結合“4.26”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進一步推進示范區建設。重點是以爭創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機構,推動福州市縣快速確權、快速維權力量大幅增強;以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標準進行執法能力提升。推出福州知識產權數字人“茉莉仙子”2.0版本,推動打造連江鮑魚“網紅第一村”,在鼓樓區軟件園建設數字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便捷路徑,在倉山區煙臺山建設“知識產權+文旅”傳統知識產權保護示范街區,全面拓展提升福文化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此外,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組織示范區建設督查檢查。持續深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先行所標準化建設工作,明晰5個品牌所工作方向并推動品牌所在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專利侵權糾紛裁決、地方特色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走前頭、出實效。依托臺協會等對臺工作平臺開展直達臺企臺胞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依托高校、鄉建鄉創等更多領域節點進行對臺合作交流。
(來源:福州新聞網 記者 朱麗萍/文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