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梅乙”是艾滋病、梅毒、乙肝的簡稱,消除“艾梅乙”傳播關系到一個家庭兩代人,“艾梅乙”防治,已經成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
什么是“艾梅乙”
艾滋病
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導致的全身免疫性疾病,病毒主要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免疫功能會持續降低,最終可因各種感染或腫瘤而死亡。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無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問世。
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系統性慢性性傳播疾病,可引起人體多系統多臟器損害,嚴重者危及生命。近年來,我國梅毒感染人數明顯增加,青少年梅毒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乙肝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導致肝臟損害的疾病。感染乙肝病毒后可發展為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病毒攜帶者沒有肝炎癥狀和體征、肝功能正常,而乙肝患者會出現相應癥狀或肝功能損害。
“艾梅乙”有哪些傳播途徑?
01性接觸傳播
同性或異性間無保護性的性行為,直接或間接與感染者有體液接觸(如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性伴侶越多,感染的風險越大。
02血液接觸傳播
如輸注不規范血制品、使用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嚴的各種醫療器械(如:針頭、針灸針、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能夠刺破皮膚的工具(如紋眉、紋身、剃須等)。
03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是孕期母體中的病原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在分娩時,母親血液中的病原體通過寶寶皮膚、黏膜的損傷處進入寶寶體內。分娩后母親通過與孩子的密切接觸(如親吻、哺乳),病原體從寶寶消化道黏膜破損部位進入體內。
青少年如何預防“艾梅乙”
1、學習、掌握科學的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保證安全的性行為。性既不神秘、骯臟,也并非自由、放縱。性沖動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成長的必經過程。青少年應積極接受性健康教育,豐富課余生活,提高自制力。
2、拒絕毒品,與“艾梅乙”病毒感染者共用針具吸毒會使病毒通過污染的針具傳播。
3、防治性病,性病病人感染“艾梅乙”的危險更高。特別是梅毒、生殖器皰疹和軟下疳等以生殖器潰瘍為特征的性病,潰瘍使“艾梅乙”病毒更容易入侵。
4、青少年發生高危行為后(共用針具吸毒、無保護性行為等),應該主動進行“艾梅乙”檢測與咨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來源:青春海陽、海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