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航道局閩江分局地塊航拍圖。(建新鎮供圖)
(記者 林晗)連日來,倉山區建新鎮上下店路附近的征收現場,挖掘機忙碌不停。倉山橘園片區的福建省航道局閩江分局收儲地塊項目,自10月16日啟動簽約以來,僅用5天時間,就實現項目100%簽約、100%封房、100%拆除,刷新了征收工作的“倉山速度”。
這3個100%如何實現?建新鎮如何推動項目提速增效?昨日記者深入征收一線進行探訪。
福建省航道局閩江分局收儲地塊位于上下店路,總建筑面積1.246萬平方米。記者在現場看到,昔日的臨街小店已被施工圍擋取代。征收指揮部內,工作人員正耐心細致地為涉遷居民辦理征收手續,現場秩序井然。
“這一天,我們已經盼了多年。”居民王水欽告訴記者,該片區最早的房屋建于1960年,最新的也有40多年歷史。“房屋多為磚木結構,抗震能力差,居住環境也不理想。得知要征遷,我舉雙手贊成。”
征遷工作基礎在民心,難點亦在民心。唯有始終站在群眾立場思考問題,將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理解與支持,高效順暢推動征遷工作。
為滿足不同家庭需求,建新鎮共籌措了150余套安置房源,戶型多樣;針對片區內的幾戶高齡老人,積極上報協調過渡用房,解決群眾租房不便難題;片區內餐飲店較多,項目啟動時,部分商家庫存食材未消化完,工作人員了解后,主動溝通協調,為其預留合理的清貨時間……一項項小而實的舉措,讓征遷工作有速度,更有溫度。
作為橘園片區征收工作牽頭部門,橘園洲片區開發建設工作小組堅持“全鏈條統籌、全要素保障”,從前期規劃銜接到項目落地推進,通過工作例會緊密跟進,確保對項目的保障統籌貫穿到每個節點。
自項目啟動以來,現場指揮部的燈光總是亮到深夜。征遷干部們挑燈夜戰,有的耐心解讀政策,有的精心核算補償方案,有的集中會商破解難題。特別是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全體工作人員主動放棄休假,堅守崗位,加班加點成了他們工作的常態。
記者了解到,在全力攻堅省航道局閩江分局收儲地塊的同時,倉山區橘園片區其他兩個征遷項目也順利推進。
建新鎮長埕小區(奧體8#地)余下地塊一、地塊三項目,簽約期內實現簽約率100%、封房率100%,現已完成交地。
浦上工業園區鼓樓園、臺江園地塊二項目正有序推進企業簽約,為后續交付凈地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