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倉山區衛生局聚焦作風建設,強化為民服務,著力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的問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扎實有效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整合資源,群眾看病省心。針對倉山區地廣人多,衛生基礎薄弱的問題,衛生局從軟硬件兩方面著手,提升服務能力,切實保障群眾健康。在硬件方面,衛生局積極協調各鎮街,規劃整合醫療用地,增設衛生服務點;對現有的衛生服務中心,積極完善基礎醫療設施,配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數字化X光機”“黑白B超”等“六大件”設備。在軟件方面,衛生局著力提高基層衛生從業人員的素質,定期開展流行病防治、緊急救護、計劃生育等知識的培訓;加大對基層衛生服務中心、私人診所和民營醫院的考核力度,采取職稱考試、明察暗訪等方式督促衛生從業人員努力提升業務水平。活動開展以來,衛生局單位組織培訓講座7場、落實整改基層服務中心9所。
擴大覆蓋,群眾看病安心。倉山區衛生局努力擴大醫保覆蓋,一方面,積極開展城鄉困難居民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今年以來,共受理大病救助對象97人,累計救助金額90余萬元;另一方面,采取優惠政策鼓勵我區常住農業人口參加新農合,活動開展以來,新增參保數29379人,覆蓋率提升6.8%,參保人員可享受門診住院等項目20%--60%的補償比例,有效緩解患病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特別是針對尿毒癥患者因長期血液透析,造成沉重經濟負擔的困境,衛生局專門制定尿毒癥專項政策,即尿毒癥患者每年可在市一、市二醫院接受104次免費血液透析治療,費用由區新農合基金承擔。
查改作風,群眾看病舒心。倉山區衛生局深入門診病人、住院患者、慢性病人群等服務對象中查實找透“四風”問題,出實招讓群眾看病舒心。衛生局黨委印發了1000份《面對面訪談記錄表》,圍繞“四風”問題、衛生事業發展等廣泛征求群眾和基層醫療單位的意見建議。同時,組織10家醫院和衛生服務中心的18名科室主任、護士長等一線骨干,以普通患者身份到兄弟單位進行換位體驗,把脈日常工作中服務態度、就診流程等關系群眾切身感受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引導各單位把作風問題往深處查,把整改措施往嚴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