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玉萍通訊員倉萱
5日,海峽商貿城利嘉地塊六鳳村征地項目5年征收難題順利“破冰”,提前實現全面交地,比百日攻堅行動計劃提前近3個月;8日,倉山環島路拔除最后一個障礙,提前近2個月實現全面凈地交地;14日,奧體片區影響金榕南路貫通的最后一戶被征收戶簽訂房屋征收協議,全路有望年內貫通……
百日攻堅戰打響一個多月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倉山舉全區之力聚焦攻堅大會戰,廣大干部勇于擔當,自加壓力,日夜奮戰,攻堅克難,各條戰線捷報頻傳。截至13日,該區市級38項征遷交地項目已有10項全面完成交地任務,保障了重點工程建設,9項計劃開工建設項目中也有6項順利動工。
沉下身子
真心真情贏得支持
海峽商貿城利嘉地塊涉及六鳳村的183畝土地是公認難啃的“硬骨頭”。此前村務歷史遺留問題不少,村兩委有矛盾,還存在信訪矛盾突出等問題,致使該村的土地征收歷時5年沒有進展。不過,就在不久前,這塊“硬骨頭”被“啃”下來了。
昨日,記者走進六鳳村探尋征收背后的故事。談及此前的土地征收,村民多是交口稱贊。“這次征地方案我們很認同,征收工作人員公平公正,說話算話,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持征收。”村民趙學賢說,在征收工作人員的協調下,以前拖了4年的補償款2個月就補發下來了。
村民趙伯強開始對征收工作也十分抵觸,不過,后面順利簽約了。他告訴記者,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包括新上任的村支書任繼興等在內的征收干部與他們真誠“交心”,積極協調市、區相關部門幫助村里利用10%留用地款進行商貿樓回購,解決村民以后的生產、生活出路問題,還承諾將來會留出土地建造村活動中心和龍舟安放地,讓村民打心眼里感激。“征收工作組成員挨家挨戶走訪,走到田間地頭跟我們交談,了解我們的訴求和困難,幫忙解決。”趙伯強說。
與六鳳村征收面臨的情況不同,福平鐵路(倉山段)項目是三江口片區執行新舊征收政策交替的首個項目,因不再執行人口政策,改為實行產權政策,不少群眾不理解,抵觸情緒較大。面對重重困難,參與征收的鎮街干部等工作人員用真心、真情、讓利于民來化解群眾抵觸情緒,實現和諧征收,僅1個月時間,就實現了98%的簽約率。該項目已于9月20日完成交地,在它的帶動下,馬尾大橋南連接線項目啟動征收僅7天時間就簽約過半。
“盡管我前面態度不好,但前后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村書記楊仁桂和副鎮長鄭孔發不厭其煩,多次幫我90多歲的老母親協調潘墩村老房子的問題,一有進展,馬上跟我們說,無論時間多晚。后面他們還幫忙聯系租房子,讓我們非常感動。”樟嵐村村民老許說。
在倉山百日攻堅現場,這樣的溫馨故事還有很多。一個多月來,倉山千余干部職工參與到征收工作中,主動放棄節假日和雙休日,與被征收戶座談、講解政策、算征收賬,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獲得了理解和支持,確保了項目的高效推進。
想盡法子
群策群力破解難題
“新房面積120平方米,西北朝向,還帶電梯,現在抓緊裝修,明年就能住進來了。”站在臨江新天地福江苑5樓的新家,今年60歲左右的林石濤言語中幸福滿滿。
林石濤是共和路、朝陽路及補征地舊屋區改造項目的被征收戶。他告訴記者,之所以較早簽約,除了征收政策好外,最主要是因為區里提供了心儀的現房安置房源。
“安置先行,以回遷安置倒逼征遷”,是倉山針對征遷專門提出的一項工作機制。在征遷過程中,該區將安置房建設列入保障性安居工作,加快審批和建設,同時回購部分二手房和商品房用作安置房,最終形成了安置回遷、促遷促搬的良性征遷循環機制。百日攻堅打響以來,該區共調集3538套共計31.62萬平方米安置房安置涉遷群眾,有效破解了安置難題。
同樣得到有效破解的還有資金難題。1個多月時間里,該區積極爭取市財政支持,預撥3億元設立資金池,在市級資金未到位下,由區財政統籌了4.9億元資金保障攻堅。
堅持馬上就辦,該區實施組團式、成建制作戰,組成五大征遷指揮部,區四套班子領導全員上陣,人人有分工、有項目、有責任;6個任務較重的鎮街成建制全員投入一線,其余7個鎮街抽調7支增援隊伍,對口支援。區里還專門建立了“項目問題庫”和“協調直通車”,協調解決征遷難題。
堅持一線考察干部,調動干部積極性。倉山區委組織部、區效能辦等部門制定出臺《關于在一線考察干部工作的實施細則》《關于開展“一線效能督查”暫行辦法》等相關制度措施,并抽調區委組織部三分之二的機關干部成立2個專項考核組、5個巡回檢查組,深入5個指揮部百日攻堅項目一線明察暗訪、列席會議,檢查項目進展,審視干部作為,聽取干部在同事、群眾中的口碑,察看干部在一線的精氣神。一個多月來,區委組織部考察組基本走遍全區百日攻堅項目工地,對參戰的242名一線干部的表現情況進行了全方位了解。
本著今日事今日畢原則,從上月中旬開始,倉山區委區政府辦公室以及區直相關部門啟動實施周一、周二、周四亮燈計劃,白天走訪一線攻堅的工作人員,晚上亮燈加班,保證各項工作“堅決一點,快一點”有效推進。
盯緊目標
趕超進度再創佳績
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態度堅決,措施有力,1個多月來,該區百日攻堅取得不少進展:20項市級百日攻堅建設項目,截至10月13日,已累計完成投資73.3億元,達到目標任務的60.45%,超序時進度20.45個百分點;9項計劃開工項目中,已有閩商華府、臺嶼舊改、金城花園、奧體正祥城、利嘉三區、冠城大通等6項開工;5項計劃竣工項目中,淮安小學已竣工。此外,38項征遷交地項目已累計完成征遷交地1771.11畝,交地率40.07%;拆遷55.9萬平方米,拆遷率41.34%;征遷2653戶,征遷率50.26%。
另外,該區自加壓力額外增加的85項區級建設項目中,截至10月13日,已完成投資62億元,占計劃投資40%;9項區級征遷交地項目,共完成交地254.3畝,交地率51%,拆遷4.14萬平方米,拆遷率69%;征遷124戶,征遷率65.3%。
緊盯目標,提振精神,乘勢而上。14日下午,倉山區委區政府召開近期重點專項工作動員部署會,要求全區形成高效運轉的機制,以堅決的態度、快速的行動,確保各項工作快速推進,力爭百日攻堅交地面積、簽約戶數實現“雙過半”。
“我們將再接再厲,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打好攻堅戰,以更加主動的擔當打好項目戰,以更加扎實的作風打好持久戰。”倉山區委書記蔡福勇表示,將堅持工作項目化,圍繞倉山產業提升、地鐵征遷建設、水系綜合治理、棚戶區改造、安置回遷、交通治堵等熱點難點問題,加快策劃生成一批“項目庫”,推動形成掃尾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策劃一批的滾動發展格局。推行“一線工作法”,把更多想干事、會干事干部安排到一線,通過百日攻堅行動的考察,努力打造一支能打勝仗、善打硬仗的“鐵軍”,為倉山發展提供堅強隊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