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首次聯手社會資本治理內河,經梳理形成了七大治理項目包。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推進城區水系黑臭治理工作會上獲悉,繼晉安東區水系、倉山龍津陽岐水系2個項目包上月進場動建后,本月內,剩余的5個項目包也將開工,標志著我市內河治理新模式全面啟動。
去年11月,我市全面啟動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工作,福州內河黑臭水體治理也迎來了新篇章——創新采用聯手社會資本的方式來治理。經梳理,最終形成了7個成熟的流域水系治理項目包。
據了解,以往的內河整治基本屬于傳統的政府投融資模式,存在重投入、輕產出,重建設、輕運營維護,重準入、輕監管的問題,導致部分水系治理效果反復、效率不高等現象不時出現。
“政府有治水需求,社會組織能提供技術和服務,因此,聯手社會資本治理,將覆蓋從設計到施工,再到運營的全過程,建立‘建管合一’長效機制,讓政府擺脫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角色?!笔薪ㄎ瘍群犹幭嚓P負責人介紹說。
據該負責人介紹,這7個項目包涵蓋了目前四城區范圍內81條內河的治理,以及除晉安河、光明港、浦下河及鼓山西麓自然沖溝外的主城區100條內河的日常維養工作,且基本涵蓋了我市目前所有新建湖體的維護工作。
目前,已進場動工的晉安東區水系和倉山龍津陽岐水系正優先開展河道斷面開挖及清淤等施工,力求擴大河道的過水斷面,改善以往的淤積情況。其余5個項目包分別為鼓臺中心區水系、倉山會展中心片區水系、倉山三江口片區水系、晉安新店片區水系和倉山金山奧體片區水系,本月內將全部進場開工。
記者了解到,在這7個項目包中,包含了四城區42條黑臭水體,這些也被列入今年底前需攻克的目標。該負責人表示,進場后,各項目都將加快清淤擴河等施工步驟,力求今年汛期前,提升項目包內一批內河的行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