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三叉街舊改項目舉行第四次期房順序號抽取活動。
福州晚報訊 三叉街舊改項目第四次期房及準現房抽取選房順序號活動,昨日上午在海峽奧體中心網球館舉行。扣除貨幣、選擇現房安置及其他345戶,共有574戶涉遷戶參加抽號活動。
記者從倉山區煙臺山片區征遷指揮部獲悉,三叉街舊改項目于5月20日起正式簽約。截至7月20日,短短兩個月的簽約期,4646戶涉遷戶中累計搬遷封房并簽訂協議的有4448戶,封房簽約率達95.7%。
兌現承諾
貼心服務
始終貫穿項目
此次抽取選房順序號的對象,是7月4日至20日搬遷封房并簽訂協議安置期房的涉遷戶。為了讓他們能夠舒心、輕松地參與抽取選房順序號活動,指揮部提早協調,再次租用了海峽奧體中心網球館。
昨日8時,抽號活動準時開始。在人大代表、公證處、區征收辦、紀檢監察人員、業主單位人員、街道社區代表、被征收戶代表等共同見證下,標有574個號碼的乒乓球被投入抽號箱。被征收戶按照封房順序,逐一上臺抽取選房順序號。按照政策,前173戶享受“抽二選一”權利。
在等待抽號的人群中,家住三叉街新村的林阿姨是最后一批搬遷的居民,直到簽約期截止日前兩天她才簽約。“我們不是不知道要考慮大局,只是心里的疙瘩一直解不開。”林阿姨說,她的房子面積不小,南北通透,住得十分舒心。更重要的是,這里離孫子讀書的小學很近,非常方便。
林阿姨還記得,剛開始征遷的時候,她說什么也不開門,甚至在路上遇見征遷工作人員,也想繞開。可是征收三組組長徐娟和組員們,始終沒有放棄,不斷想辦法做思想工作,終于說服了林阿姨一家。當得知決定搬遷后,他們又協調搬家公司幫她搬家,貼心的服務讓她感動不已。
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兩個月時間里,每一名工作人員上門都面帶微笑宣講政策,耐心傾聽群眾訴求,盡可能幫助群眾化解矛盾、解決困難,給他們找出安置的最優方案,“人性化貼心服務始終貫穿整個項目,我們兌現了對所有被征收戶的承諾。”
據介紹,目前這個項目已經正式進入清盤掃尾階段。接下來,簽訂協議并搬遷完畢的被征收戶,將憑搬遷序號直接領取選房順序號。指揮部將盡快開展現房選房工作,讓涉遷居民早日搬進新家。
攻堅克難
拼出“三叉街速度”
三叉街舊改項目是倉山區政府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居住品質實施的改造項目,也是近年來我市二環內最大的舊屋區改造項目之一。項目戶數多,體量大,時間緊、任務重,而且困難群眾多,僅高齡(孤寡)老人就達600多戶,過渡周轉困難,大大增加了征收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95.7%的簽約率更顯得難能可貴。
倉山區煙臺山片區征遷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市委、市政府一線考察“指揮棒”的激勵下,以及倉山區委、區政府周密的部署下,征遷指揮部、區工作組、街道社區和征收實施單位提振精氣神,由區委抽調的50名機關優秀干部與三叉街108名街道社區干部組團參與。他感慨地說,征遷指揮部、區工作組、街道社區、征收實施單位“四位一體”組團作戰,“每個人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比學趕超,完全擰成了一股繩。”
早在項目啟動征收前,指揮部就專門開展了崗前業務培訓。項目籌備階段,指揮部開展了多輪入戶摸底,還通過問卷調查、召開被征收戶代表座談會等形式,對征收工作可能涉及的問題廣泛聽取涉遷居民的意見,了解搬遷意愿。簽約后期,指揮部又根據項目進展情況,適時逐組逐戶梳理未搬遷戶存在的問題,研究化解方案。
指揮部始終堅持“謀劃在先、指揮靠前、公平第一、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他們創新推出了“抽二選一”機制,有力保證了先搬遷群眾先得益,激發了絕大多數涉遷戶的搬遷熱情。創新性地利用新媒體服務征收工作,推出“三叉街舊改項目官方微信公眾號”,實時發布征收政策,確保政策公開透明。
看房直通車、搬遷周轉房、志愿者搬家、“指揮長約談困難戶、疑難戶”等便民服務舉措,更是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贏得了大多數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在各個征收工作組的辦公室里,擺放的60多面群眾自發送的錦旗和各種小禮物,就是這首和諧“征收曲”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