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再談食品安全,讓我們從生活小細節入手,吃的安全又健康!
冷鏈食品安全購
選購冷鏈食品時要到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進入超市或市場時,規范佩戴口罩,與人群保持安全距離。選擇三證齊全的進口冷鏈食品,包括《海關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盡量減少或避免從境外直接購買冷鏈食品,若必須購買,在收到物品時要戴好口罩、手套,做好外包裝消毒,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
公筷公勺文明禮
聚餐、合餐容易帶來疾病傳播風險,筷箸情長時,推杯換盞間,為病毒細菌擴散打開了方便之門。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提倡“文明餐桌·公筷公勺”的用餐禮儀,有利于形成安全用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風尚。
保持清潔常記牢
加工、制備食物之前,制備食物過程中,處理生的肉、禽、海產品、蛋和菜之后,處理熟食之前等環節都要保持清潔,注意勤洗手。洗手時要使用流動安全的水。清洗餐具和廚具時,用流動安全的水沖洗、晾干,并經常蒸煮消毒。保持廚房空氣流通,保持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內外清潔,洗碗布、抹布要及時清洗、經常更換。
生熟分開不能錯
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熟肉制品、罐頭、飲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凍室的上層;生的肉、禽、蛋、海產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鮮袋、紙袋或適宜的容器裝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凍室底層。處理食物的案板、刀具也要注意生熟分開,分開使用、清洗和放置。
煮熟燒透安心食
加工肉、禽、蛋、海產品等食物時要煮熟、燒透。熟食室溫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熱;從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別是剩飯剩菜,也不能直接食用,一定要徹底加熱,蒸、煮、熱透。
合理保存鮮常在
烹調好的食物不宜長時間保存在室溫,放置時間越長,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風險就越大。尤其是高溫季節,熟食和易腐敗變質食品應冷藏存放(5℃以下)。食物冷卻至室溫再放冰箱存放;畜肉、禽肉、海產品等,在放入冷凍層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塊,每次取用小包食物,避免反復凍融而加速腐敗變質,或造成營養素的破壞和丟失。
“冰箱不是保險箱”,無論是冷藏,還是冷凍,食物都不要存放過久。時間一長或包裝破損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敗變質,失去最佳食用價值。
選對食材用好水
注意選購新鮮的蔬菜水果、沒有霉變的主糧、豆類和花生等,適當清洗、削皮,降低風險。食品制作的全過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潔烹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
(來源:長寧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