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9日至3月11日,由中共倉山區委、倉山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倉山區委宣傳部、中共倉山區委文明辦承辦的第十一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游節在福州倉山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弘揚臨水文化促進兩岸交流”為主題,以發源于倉山的傳統民俗文化——陳靖姑民俗文化為主線,將舉辦一系列活動,為參與活動的來賓和市民群眾展現倉山區文化旅游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成果。
本屆文化節主場活動將于3月10日上午在飛鳳山奧體公園舉行。在來自閩臺各地及海絲沿線的陳靖姑文化機構代表的見證下,相關領導和來賓共同打開象征賜福平安的福袋,放飛氣球,正式拉開文化節的序幕。隨后,以“千年臨水、夢圓南臺”為主題的情景演出,將陳靖姑文化的故事融入到華僑祖孫從海外回歸倉山、尋根問祖的情景表演中,以鄉愁問源、恩澤四海、瓊花臨水三個篇章,全面展現了陳靖姑文化從倉山起源,到傳播四海,再到今時今日倉山的發展及陳靖姑文化如今的繁榮,生動體現了弘揚臨水文化的活動主題。同時,情景表演中有機融入莊嚴隆重的“順天祈安揚福海絲會”香頌典、傳統請花民俗體驗等環節,展現了陳靖姑文化的民俗特色和其在閩臺文化交流之中的重要地位。
據了解,本次文化節除主場活動外,還將舉行包括臨水文化主題征文大賽、倉山臨水文化旅游建設成果展、閩臺陳靖姑文化敘緣會、陳靖姑文化故事大賽、倉山非遺大觀園、百童過關祈福典禮等一系列的活動,從不同側面體現陳靖姑文化的內涵,將進一步促進閩臺兩岸和海絲沿線的文化交流。
作為倉山區的一項重要文化交流活動,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游節已經成功舉辦至第十一屆。該活動以陳靖姑文化為切入點,為更多臺灣同胞和海絲沿線僑胞了解倉山區文化,促進閩臺交流和一帶一路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相關鏈接
陳靖姑民俗信仰起源于倉山,根植于福州,情系海峽兩岸。陳靖姑是福建最具影響力的女神之一,與“海上女神”媽祖齊名,被海內外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陳靖姑信俗文化歷經1000多年,從福州地區傳播到浙、粵、臺港澳以及東南亞各國,臨水夫人宮廟5000多座,信仰者有8000多萬之眾,遍布26個國家和地區,僅在臺灣以其作為主神的廟宇就多達400多座。2008年,陳靖姑信仰習俗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進一步擴大了陳靖姑民俗文化在海內外的影響。
福州倉山下渡是陳靖姑故里,她一生大部分活動時間在倉山,倉山現存有四處相關遺跡,分別是陳靖姑出生地、陳靖姑祈雨處、陳靖姑師父許真君祖廟、臨水陳太后祖廟,為海內外信眾所敬仰。從2008年起,倉山區致力打造陳靖姑信俗文化品牌,已經連續舉辦十一屆文化節,從2015年開始,倉山區將陳靖姑文化節在榕臺兩地輪流舉辦(2015年及2017年在臺灣舉辦),在海峽兩岸產生較大的影響力。
發布單位:中共倉山區委宣傳部 發布人:鄭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