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榕城主次干道上車稀人少,十分安靜,然而在倉山區金山工業園里,依稀可見到忙碌的場景,企業或已經復工復產,或正在為今天的復工復產作準備。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如何在不折不扣落實各項防疫工作的基礎上使經濟“不停擺”?倉山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支持推動各類企業有序生產,堅定地向外界傳遞出倉山聲音。
防疫相關企業率先“動起來”
福建富蘭光學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光學產品研發與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走進其位于金山工業園橘園洲片區的廠區,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生產線上,3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生產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的關鍵部件,助力全國疫情防控工作。
“這是我們和合作企業新研發的一款產品,主要用在機場、火車站、醫院等人流量密集的場所,可遠距離對多人同時進行精準測溫,排查體溫異常人員,目前每天可出廠1000個~2000個。”福建富蘭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敏忠告訴記者,為了讓企業生產盡快走上正軌,目前公司正逐步召集在榕、在閩員工先行回到工作崗位。“預計到15日,一線工人能達到100人。”
同在橘園洲片區的銳捷網絡將于今天正式復工復產。“今年情況特殊,為了這次復工復產,我們從年前一直忙到現在,給員工準備防護用品、開展辦公區域保潔消毒工作、做現場秩序應急預案等等。”銳捷網絡行政部經理梁霞昨日說。
銳捷網絡是一家從事網絡設備、云桌面終端的研發與生產企業,承接了黃岡“小湯山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等醫院的網絡建設項目。“為確保防疫一線的交換機、網絡等設備的需要,我們召集了本地的60名員工先行保障生產,目前各項保障工作已經就位。”
除了助力防疫的相關企業,倉山區其他企業也紛紛加入首批復工復產大軍。“這幾天都在忙著復工復產的事情,包括廠區保潔、消毒,給工人發放工資等,已經召集了本地400多名工人,機器最快11日就可‘動起來’。”利萊森瑪電機科技(福州)有限公司行政總監黃濟云說。
目前,倉山區已經或即將復工復產的企業涉及防護服生產、消毒設備生產、民生物資供應、電子科技、模具制造等多個行業。
政府積極幫扶援企穩崗
在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倉山區給予了不少幫扶和支持,從開辟復工復產綠色通道,到協調購買防護用品、指導開展防疫工作等方方面面。
“特殊時期,口罩等防疫用品采購非常艱難,多虧了倉山區的大力支持。”梁霞說,公司前期投入防疫一線的設備主要靠庫存支撐,企業復工復產迫在眉睫,但員工防疫用品采購遇到了困難。“倉山區工信局聽說后,積極幫忙尋找口罩供應商,還在物資運輸過程中給予支持。在倉山區主要領導的高度支持和公司領導的帶領下,我們成立了應對疫情應急預案領導小組,保障復工人員在疫情期間的安全有序生產。”
潘敏忠也說,在企業提交復工復產申請后,倉山區開通綠色通道予以辦理。“區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企業,檢查、了解生產情況,指導企業做好各項防疫工作,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倉山早有準備。早在2月3日,倉山區就印發了《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用人單位、各類企業、工地開復工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火車南站疫情管控工作的任務、職責,鎮街、園區及行業主管部門的工作職責,用人單位的工作任務等,并對企業復工返崗人員防疫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確保不出現疫情傳播。
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昨日,倉山區政府出臺13條措施,從優化金融服務、做好企業服務、穩定用工隊伍等三大方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13條措施條條有力,特別是在支持企業增產增效方面,倉山區鼓勵中小微企業技術改造,提高原有區級技改獎補比例,將獎補比例從項目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4%提高到6%,最高可達100萬元。該區還明確,支持疫情急需防控物資擴產、轉產和新建等企業快速擴大產能,在疫情期間增加的生產運營成本通過“一企一議”研究給予技改補助、貸款貼息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