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園規范提升,福州邁開新步伐。22日上午,倉山區舉行金山工業園規范提升“升級版”標準廠房建設項目動工儀式,正式拉開福州市金山工業園橘園洲片區規范提升大幕。最快今年內,一個創新型產業園將建成。
2019年6月,市委、市政府從發展產業的戰略角度,明確了在金山工業園橘園洲片區開展規范提升試點工作,計劃打造成以智能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創新型產業園區。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指導和幫助下,倉山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圍繞園區“規劃、規范、提升、示范、招商”10字工作方法,高效率推進、高標準建設、高品質打造,實現園區整體形象和經濟效益大提升。特別是2月9日省委省政府召開會議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作出部署后,倉山區堅決貫徹落實,擔當作為、攻堅克難,有力有序推進企業和重點項目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補回來,推動橘園洲片區A地塊從拿地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僅用62天,創造了開發建設的新速度,為全省、全市工業園規范提升提供有益探索。
為何實施規范提升?
向產業要發展,向空間要效益
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福州市金山工業園作為城區較大的工業集中區,是倉山區經濟發展的主陣地,由橘園、金山、浦上、福灣、義序等5個片區組成,面積約1.35萬畝。
“近年來,主體定位不清晰,功能布局不合理、產出效益不突出、節約集約程度不高、工業功能弱化等方面問題逐步顯現。以橘園洲片區為例,面積約1695畝,共有企業1043家,其中規上企業95家,產業建筑面積77萬平方米,平均容積率只有1.3 左右。”倉山區金山工業園規范提升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全力破解老工業園發展新問題,倉山區決定開展規范提升工作,建設“升級版”標準廠房,向空間要效益,重塑片區生態,打造更大的產業發展空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橘園洲片區為試點的園區提升改造工作啟動以來,倉山區第一時間成立金山工業園規范提升領導小組,快速推進橘園洲片區開發。
疫情期間,倉山區廣大干部攻堅克難,持續推進橘園洲片區規劃、規范、征遷等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如何規范提升?
打造“都市工業”綜合體
金山工業園橘園洲片區規范提升包括政府收儲提升和鼓勵優質企業自主提升。其中,收儲地塊一期分為A、C、D、E四個地塊,總面積約205畝,計劃打造以智能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創新型產業園區。
此次率先動工的為A地塊,位于西三環路東側,月光路北側,總規劃用地面積約47畝3.1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84萬平方米。
科學規劃建設園區,倉山區借鑒一線城市工業園發展理念,委托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對橘園洲片區進行規劃。“創新功能布局,實現產城有機融合,將在外圍沿江沿路重點塑造60米~100米城市天際線,園區里普通一類工業和創新型工業分區集中設置,重點塑造‘兩橫兩縱’公共活動景觀軸線,形成開敞空間和通江視廊,打造‘都市工業’綜合體。”倉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橘園洲A地塊由中建科工負責建設,計劃年底完成主體結構封頂,2021年上半年竣工。“規范提升后,產業用地建筑面積將增加50萬平方米,打造沿江4.0的產業與城市景觀帶。”
目前,C地塊征收工作接近尾聲,D地塊、E地塊征收工作正如火如荼展開。三個地塊有望下半年啟動建設。
園區規范提升,招商先行。去年以來,倉山區主動出擊,堅持大抓產業、抓大產業,積極招商引資。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優質企業有入駐意向,進行預登記。
另外,優質企業自主提升方面,奧特帕斯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已開始建設,建筑主體有望今年內完工。星網銳捷科技園、同春藥業等企業自主提升項目正在進行方案設計。
怎么示范引領?
大膽創新打造土地節約集約“先行區”
被福州市委以重任的橘園洲片區,怎么做到示范引領?倉山區廣大干部始終不懈努力,并在探索中前行。
突出產城融合。中心城區的園區規范提升,要和城市建設相融合,協調發展。比如,這次標準廠房立面外觀嚴格按照城市樓宇標準建設,園區的綠化、景觀、道路等配套設施充分考慮城市功能需求,有效改變園區原有環境與城市功能不夠協調的情況。
突出高質量發展。提升畝產效益是工業園規范提升的重要衡量指標。比如,設置了單位建筑面積與企業產值和稅收的最低標準,規劃了每個片區發展的重點產業類別等。
突出容積率提升。容積率是倉山區金山工業園規范提升拓展發展空間的主要指標之一。以立體發展、集約使用土地為切入點,倉山區根據產業的特點適當提高容積率,試行產業用地多用途兼容綜合開發使用,打造土地高效利用的“先行區”,全力破解園區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創新規劃指標。比如,根據企業生產業態的類別,合理劃分容積率區間,一般企業容積率在2.5左右,優質企業容積率在3.0左右,創新型產業在4.0左右。
率先提出“邊批邊建、邊建邊審”的審批舉措,將總平及施工圖審、環評、地災評估和相關流程轉變為前置服務,將規劃用地審批、施工許可、竣工核驗等全流程審批過程縮減為28個工作日。
以投入產出為標尺,嚴格項目效益監管。不僅設立準入門檻,還制定了退出機制。園區管委會根據監管協議對園區企業進行年度考核,連續3年考核不達標的,按照約定解除土地合同或收回新增建筑面積。
一系列的先行先試和大膽創新,確保了橘園洲片區試點走在前頭。倉山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完成規范提升后,企業規模、廠房面積、產值、效益將翻一番以上,無形中再造一個與現有金山工業園區體量相當的工業園,推動倉山乃至全市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