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抓好全區網格劃分工作,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網格化、科學化,倉山區發布《關于在黨建引領“無疫村(社區、小區、工業園區)”創建專項行動中進一步做好網格設置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的具體內容都有哪些呢?
總體要求
深入開展黨建引領“無疫村(社區、小區、工業園區)”創建活動,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在村(社區)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推進區域化網格化設置,推動組織向一線覆蓋、人員向一線下沉、資源向一線傾斜、力量向一線聚集、責任在一線落實、疫情在一線防控,充分發揮各網格內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疫情源頭防控工作區域化組織有序、管理嚴密、措施精準、成效顯著。
基本原則
堅持因地制宜
立足村(居)實際,區分不同村(社區)類型,充分考慮戶籍人口、管理體制、村(居)民意愿等因素,科學劃定網格,合理區分對象,做到緊密相連、無縫對接。
堅持創新發展
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和社會治理需求,創新管理模式,推動疫情防控網格設置與日常社會治理體系的融合發展,推動實現“多元合一、一網多用”。
堅持全面覆蓋
全面覆蓋各個村(社區)、不同類別的人員群體,按照統一管理、高效直達的方式對網格內的人員實施全方面、精細化管理。
網格設置和工作職責
從轄區地域、人口數量、行政力量、管理權限、社會資源等要素入手,推進基層三級網格設置,優化人員配備,落實工作職責,推進扁平化布網,立體化織網,形成疫情防控事項逐層落實、高效推動的運行閉環。
01村(社區)一級網格
堅持“一村(社區)一網格”,每個村(社區)獨立形成網格,由各村(居)黨組織書記擔任一級網格長,同步配備片區民警(段警)、轄區醫護人員任網格員。
村(社區)一級網格負責推動落實鎮(街)疫情防控工作,組織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隱患和人員排查,定期向鎮(街)反饋網格區域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實情況。村(居)書記牽頭組建由相關包村(社區)鎮(街)領導干部、網格員、其他“兩委”成員、經合社主任等人員組成的一級網格疫情防控溝通群,暢通信息交流渠道。片區民警(段警)定期開展巡邏、轄區醫護人員開展上門服務。
02小區(自然村)二級網格
按照“地域相近、人員相熟、規模相當”的原則,以現有的居民小區、村民小組(自然村)為單位,劃分二級網格。網格由村(社區)“兩委”干部、經合社主任擔任網格長(同一成員可兼任不同的網格長,兼任一般不超過2個網格),并吸納網格內小區物業負責人或業委會主任、村民小組長(小區樓棟長)、志愿者(至少1人)等人員任二級網格員。
小區(自然村)二級網格負責落實疫情防控“八個有”“五個一律”要求在網格內按標準、系統化落實,開展中、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摸排和居家隔離監督管護,積極發動群眾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二級網格長在網格成立后要立即牽頭組建網格微信聯絡群,群成員涵蓋各網格員和下一級網格負責人。
03樓棟(含農村院戶)三級網格
結合工作實際,在城市小區可按照樓棟、街巷、小區圍擋等劃分,在農村可按照宗族、院戶等劃分,合理細化三級網格設置。網格長要選取有威望、有群眾基礎、有較強執行力的小區黨組織書記、村(居)民代表、宗族負責人、轄區熱心黨員群眾代表擔任網格長(樓棟長),積極招募各志愿者參與三級網格管理,實現志愿者在三級網格全覆蓋。樓棟(含農村院戶)三級網格主要負責落實疫情防控人員管理“八個有”“五個一律”的要求,組織網格村(居)民有序開展區域核酸采樣,落實“掃樓”“敲門”行動,推進疫苗接種“應接盡接”,協助做好中、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摸排和居家隔離監督管護。三級網格劃分后必須24小時內建立微信群、實現戶數全覆蓋。
保障措施
01加強組織領導
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推進網格化工作在推進黨建引領“無疫小區”創建專項行動,推進疫情防控全員化、全域化的重要作用,加強系統謀劃,常態指導推進,動態更新,確保疫情防控高效推進。
02加強制度銜接
要把網格設置納入工作考核體系,加強對鎮街干部、片區段警、醫護人員、村(社區)干部、物業、業委會的考核,推動網格創建和運轉成為各主體、各類人員共同的責任。要以網格工作搭建村(社區)兩委干部培養鏈、成長鏈,優先將下級網格工作表現優秀的人員吸收納入“兩委”隊伍或后備隊伍,實現壓責任和錘煉人相同步、相結合。
03抓好典型示范
注重培育典型、樹立標桿,各鎮街在疫情結束時原則上要有不少于2個的網格創建示范點,其他各點要全面達標,并按照每個月10%的進度,逐步推動示范網格全覆蓋。區級將建立獎勵制度,廣泛宣傳典型事例,階段開展拉練觀摩。
(來源:南臺黨旗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