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日上午,倉山區在福州三江口植物園項目一期施工現場舉行第一季度集中開工儀式。此次共集中開工馮宅中學、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二期工程等17個項目。
倉山區第一季度集中開工17個項目,總投資127億元,年計劃投資17.5億元。其中,產業項目12個,總投資113億元,年計劃投資12.7億元;社會民生項目2個,總投資8億元,年計劃投資2.3億元;基礎設施項目3個,總投資6億元,年計劃投資2.5億元。
第一季度集中開工現場
福州三江口植物園項目一期
福州三江口植物園項目(暫定名)位于三江口片區城門山、清涼山,用地總面積約664公頃(其中城門山349公頃、清涼山315公頃)。項目統一規劃分期實施,設計方案采用國際招標,打造國際一流的植物園。一期范圍位于清涼山,用地面積約21公頃,計劃完成清涼山形象主入口建設(包括游客服務中心、植物生活館、配套半地下停車場等)、一個植物專類園(蘭園)及部分主園路建設。為進一步體現福州山水城市、海濱城市特點,擬將濱海新城的東湖濕地公園以飛地的形式,納入三江口植物園體系,構成“兩山(城門山、清涼山),兩濕地(馬航洲濕地、東湖濕地公園)”模式。
福州市三江口植物園效果圖
三江口植物園立足福建省域,面向東南沿海,突出閩臺聯動,系統收集與展示南亞、中亞熱帶及其過渡帶“從山到水”“從陸到海”豐富多樣的植物種質資源,建立相應的植物資源保育和馴化育種基地,重點打造海絲文化與閩臺情緣主題的植物大觀園。
福州市三江口植物園效果圖
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二期
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二期項目(約60畝)通過恢復小巷格局肌理及文化功能,保護相關的歷史環境要素,植入與現代需求相適應的服務設施,形成與歷史風貌相協調的山水環境的整體保護。規劃梳理塘、田、溪、村、山、等文化景觀要素,根據傳統聚落空間組織的邏輯進行布局。設置文化景觀體驗線路,由耕讀田園、通過景觀營造,體現精神文化追求,恢復街巷.重現燕山,打造特色街巷,突出街巷紋理,激活地鐵商業。
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二期項目效果圖
馮宅中學
馮宅中學項目規劃用地約32442平方米(約48.66畝),規劃為42班初級中學,可提供2100個學位 。擬建校舍總建筑面積38749.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 34137.0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4612.01平方米。地上部分:1#、2#教學樓及連廊建筑面積 11565.97 平方米,3#實驗樓建筑面積4911.23平方米,4#綜合樓建筑面積12685.98平方米,5#體育館建筑面積4900.83平方米,門衛及其他建筑面積73.08平方米,架空建筑面積1324.06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滿足該片區學生的教育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完善倉山區教育體系。
馮宅中學效果圖
來源:倉山區發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