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倉山區民政局于2023年底啟動《倉山區“一刻鐘社區生活圈”規劃方案》(以下簡稱《規劃方案》)編制工作。《規劃方案》于近日通過成果驗收,正式印發。

《規劃方案》以“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及“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行動方案等為指導,圍繞倉山區“進一步做全金山建新片區、做精中部老城區、做強城門蓋山片區”的發展戰略,以“打造空間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完善、生活環境宜居的高品質社區建設示范區”為目標,為倉山區基層治理和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規劃方案,為全省首個縣區級全域社區布局及生活圈規劃方案。

《規劃方案》含項目背景、標準研究、現狀分析、社區管理單元劃定、一刻鐘生活圈規劃、居家養老設施規劃等六部分,主要形成以下三項成果:
(一)社區管理單元劃定。制定“人口合理、面積適宜、邊界清晰、配套完善”的社區設立原則,以“現狀總體穩定、個別局部優化、新增科學劃定、全島均衡布局”為思路,在現有116個社區的基礎上,對29個現狀社區進行邊界優化,未來擬新增35個社區,全區規劃城市社區總數達151個,為今后新設立社區提供參考方案,確保社區基礎設施完善、資源配置合理,管理壓力適度。

(二)一刻鐘社區生活圈規劃。以“步行15分鐘、服務半徑800-1000米、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規模2-5萬人”為基準,以“區域內教育、文化、醫療、養老、休閑健身等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齊全”為目標,將倉山區全域劃為39個生活圈單元,構建“多圈互動、系統串聯、資源統籌”的一刻鐘社區生活圈體系。銜接福州市各類專項規劃,繪制各圈社區服務設施分布圖,梳理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情況,形成“一圈一指引”。通過劃定“一刻鐘社區生活圈”,著力推進社區各類資源開放共享和復合利用,以系統思維整合促進圈內各類功能節約集約、科學布局、有機銜接,進一步充實社區服務供給。

(三)居家養老設施規劃。全區共規劃30處街道級養老服務設施,社區級居家養老服務設施141處,社區長者食堂141處,對新增養老服務設施進行落點并提出設置要求,為推動完善全區養老服務設施提供數據支撐。
接下來,倉山區民政局將結合本局職能,在金山街道中天社區試點推動“一刻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及展示,并持續推動全區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區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