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淤船在洋洽河金洲南路段清淤。
“這一天,我等了整整9年了!”
昨日上午,在倉山區東盛花園旁的躍進河上,兩臺挖掘機正揮著巨臂,將布滿河面的浮萍和水草撈上岸。見此情景,一旁看熱鬧的小區居民老陳不禁感慨萬千。
當日,記者跟隨市內河項目檢查組來到倉山,實地探訪龍津陽岐水系及金山片區水系的治理。倉山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龍津陽岐水系的10條內河及金山片區3條內河均已動工整治,內河攻堅戰全面打響。
10條河道治理分階段推進
龍津陽岐水系治理3月底就已進場施工。該項目社會資本方聯合體牽頭方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將從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等方面推進。
“將按照今年底、2018年底及2019年底3個時間段,分別達到不同的治理效果。”這位負責人介紹,他們已按照區位,把躍進河北部區域的內河利用南二環、上三路等污水干管,將調蓄池收集的旱流污水及初期雨水輸送至連坂污水處理廠。而南部區域,擬就地一體化處理旱流污水及初期雨水后,補充至河道。
眼下,清淤截污工程正陸續展開,為實現效果最優化,截污是做管還是做渠都因“河”而異。比如,白湖亭河主要采取頂管工藝;陽岐河、躍進河連通段兩岸已完成拆遷,有充足的斷面,可建設截污渠,既能增加過水斷面,又能方便施工。
整治好的河道,為了保證水質,也要想辦法讓水多起來、動起來。“我們制定了智慧調蓄和生態補水方案。”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考慮從烏龍江陽岐河泵站引水作為補水水源,同時遠程控制各河道排水閘開關,根據每條河的實際情況合理進行補水,實現水多水動的效果。
記者從市水務集團獲悉,白湖亭河治理自4月初開工以來,正在河道沿線多個工作面開展作業。本月底,河道下游將開始安裝污泥處理設備,6月底前,河道清淤施工也將開始。
躍進河主要在進行全線河道垃圾清理工作,計劃本月開始躍進河高湖村段的河道貫通施工。“現在13條河道中的港頭河、龍津躍進連通河、龍津河、龍津一支河、躍進河、陽岐河、白湖亭河、馬洲河、馬洲支河、吳山河都陸續展開施工,竹欖河、躍進支河、半洋亭河的施工也即將開始。”市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一體化清淤除黑臭
在洋洽河金洲南路河道上停著的兩臺鉤機和白色清淤船,以及河岸上一大一小的兩臺設備,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關注。中國水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華南業務區總經理古松說:“這是一體化生態清淤成套裝置。”
這套裝置的工作過程并不復雜,清淤船在鉤機的輔助下絞吸河底淤泥,泥漿在船上先進行一級篩分,過濾掉樹葉等垃圾后,再通過管道送進岸上兩臺干化設備內進行二級篩分。在這個過程中,泥水分離,干化設備不斷“吐出”固態的黑色淤泥,這些淤泥可作為苗木的綠化土或用于工程填埋。而分離出的污水進入一旁箱體設備里,經過凈化后回流至內河。
“與傳統的人工清淤相比,這項工藝最大的特點就是節省成本、節省工期。”古松介紹說。
洋洽河西接橫江渡河,終點通洋洽水閘排入閩江。受兩岸未完全分流排水影響,水質不佳,淤積深度0.5米到2米。市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洋洽河計劃通過清淤,截流改造雨水口53個、污水口7個、雨污混流口1個,新建雨水管11.4公里,構建城市景觀生態河道7.12公里,再通過外江引調水工程,最終實現消除黑臭。”
在金山片區水系治理項目里,同時進行清淤的還有洪陣河、金港河,飛鳳河、臺嶼河計劃于10日前后進場。該水系工程包共涉及10條河道,其中有8條整治河道、2條運維河道。工程采取“一河一策”,打通金港河、浦上河、臺嶼河等斷頭河,并通過內源清淤,外源截污,一一摘除金山內河“黑帽”。
“項目還將在入河口新建補水泵站,以閩江三類水的水源對內河水系進行補水,提升內河水質,提升水動力,讓水流動起來。”上述負責人表示,金山片區水系還將結合海綿城市的理念,構建城市景觀生態河道,力爭實現“近期消除黑臭,遠期長治久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