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第40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各地為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濃厚氛圍,激勵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策,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濃厚氛圍,激勵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
教育大計,育人為本。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師作用毋庸置疑。每個教師始終銘記教育使命,不僅要做知識的傳授者,更要做孩子們心靈的引導者、道德的塑造者和完整人格的培育者。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師表形象體現在哪里?除了平時嘔心瀝血、兢兢業業教書育人,相關節日更要守住清風底線、師德紅線,家長請客不到,家長送禮不要,一視同仁對待每一個學生,一如既往在立德樹人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擔起責任,豎起榜樣,不辱使命。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如何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接班人?每個教育工作者要秉承教育使命,在潤心潤性中和孩子們真誠相處,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育人是美好而純潔的,也是艱難而持久的。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待學生,每個教育人都要平等、尊重、關愛每個學生,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嚴于律己,教書育人。如此,教育才會真正成為孩子心中的一盞明燈,引領學子啟航遠行。同時,每個教師要主動架起家校心橋,用人格魅力贏得家長的理解和認同,繼而發自內心對教師工作的支持,幫助教育夯實一個個基礎工程,為育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德政工程基礎牢,需要多方努力。學生們一個燦爛的笑容、—個溫暖的擁抱、—句祝福的話語、家長們一份理解與信任的誠意……足以讓教育擦出美麗的火花。在教育的每一次雙向奔赴中,讓教師感到孩子每一次進步、每一次精彩的展示,都是激勵教育人奮起的力量,繼而更好呵護每一位孩子,耐心輔導每一位孩子,用慧心去點亮每一位孩子。這樣的千秋工程,更能為教育撐起蔚藍的天空。(倉山區委文明辦 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