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眾在倉山互聯網小鎮參觀。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 攝
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林晗 通訊員 倉萱
首創“5G+無人機技術”整治“兩違”,一臺無人機每天作業面積可達30平方公里;成立全市首個區級24小時便民自助廳,全天候提供147項高頻服務……經過兩年不懈努力,“智能倉山”發展成效顯著,建成了智能黨建、智能教育、智能城管、智能交通、智能商貿、智能政務、智能醫療、智能文旅、智能工業和智能園區等十大應用示范場景,讓科技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昨日,參加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嘉賓走進倉山飛鳳山智能公園、互聯網小鎮、北斗小鎮等地,體驗數字應用場景,對“智能倉山”發展給予高度評價。
推行“互聯網+政務” 超七成事項“一趟不用跑”
智能政務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智能政務既是利民舉措,也是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的數字化手段。在倉山,伴隨著智能政務應用示范場景的建成,群眾辦事體驗得到顯著提升,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在倉山區行政(市民)服務中心24小時便民自助廳里,辦事群眾可以全天候辦理出入境、稅務、醫保等147項高頻服務事項。“便民自助廳有效覆蓋8小時以外的服務盲點,我覺得很不錯。”嘉賓焦女士在體驗了自助終端機的便捷后,感慨地說。
倉山群眾除了體驗到“辦事自由”,還能享受信息化服務“一趟不用跑”的便利。“以‘互聯網+政務’為抓手,我們打通了‘省網上辦事大廳’、e福州、福州窗等多個網上辦事入口,打造‘在線申請+網上審批+雙向免費寄遞’服務模式,實現全區71%事項‘一趟不用跑’。”倉山區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首創“5G+無人機技術” 厘米級精度快速發現“兩違”
隨著社會發展,違建成為城市治理的“老大難”。但在倉山,智能城管應用示范場景的實施和推廣讓這一難題迎刃而解。
在智能城管應用示范場景中,無人機從機庫出發,全自動作業,一旦“掃描”到與建模中景象有異的情況,會立即反饋給指揮中心,通過黃色的變閃區域提醒,讓違建無處遁形。“我們在省內首創利用‘5G+無人機技術’開展‘兩違’整治工作,通過已建成5G無人機兩違巡查平臺,利用無人機自動巡查系統采集的房屋影像數據,標注疑似‘兩違’建筑區域,結合北斗技術解析違建信息并展示,提高查處效率。”倉山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無人機飛行控制算法集AI、大數據、5G、物聯網、北斗RTK實時動態等技術于一體,使用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RTK載波相位差分技術,能實時提供所測站點在指定坐標系中的三維定位結果,達到厘米級精度。
據了解,無人機平均每天作業面積可達30平方公里,只要1個小時就能實現案件從立案到查結全部執法工作流程。“項目計劃研制運行3年,一套系統工作效率相當于100個網格員,每年可減少財政支出近500萬元。”上述負責人說。
打造綜合性供應鏈服務平臺 足不出戶買全球賣全球
走進智能商貿應用示范場景——1233S2B國際消費品供應鏈服務平臺,大屏幕上不斷滾動著全球各地產品種類、實時訂單、檢測信息等,讓人感嘆足不出戶買全球賣全球的魅力。
成立于2019年的1233S2B平臺由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怡和集團、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和福州民天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相關負責人說,平臺致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服務國內外貿易企業“買全球賣全球”綜合性供應鏈服務平臺,實現立足福建、輻射全國、鏈接全球233個經濟體,通過1233供應鏈的大數據和信息系統,把客戶綜合感知、客戶精準服務、智慧指揮協同、職能全維協同、重點聚焦保障等要素集成于一體,以實現客戶、平臺指揮中心、供應鏈各個要素之間無縫傳遞目標需求信息,最終使服務精準,供應鏈透明、柔性和敏捷,各職能更加協同。
截至9月底,1233S2B平臺已入駐商家726家、品牌591個、平臺商品77135個。“未來將能為需求方提供全球商品對接、聯合采購、倉儲物流、支付金融、鏈路營銷、品控溯源和數據賦能等綜合性供應鏈服務。”平臺負責人說。
“智能倉山”發展迅速嘉賓連連點贊
倉山區智能產業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倉山區圍繞“智能倉山”產業發展定位,與時俱進謀劃發展藍圖,以精準招商為強勁支撐,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項目落地機制,加速構建具備區域競爭力的“12510”智能產業發展體系,實現區域內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區共有智能產業企業560家,繼去年實現產值492億元后,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超500億元。
“倉山區智能產業的發展和滲透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數字元素,讓人印象深刻。”“以前對數字生活的理解還停留在概念里,現在有了直觀的感受。”“‘互聯網+’將極大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3個小時的體驗,嘉賓們一路走、一路看,收獲滿滿。他們紛紛表示,相信倉山智能產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人民會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