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福州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福建會堂開幕。
市政協主席何靜彥作市政協十三屆常委會工作報告。2020年,市政協都做了些啥?2021年,還將開展哪些工作?快來了解一下。
2020年工作回顧
一、突出政治引領,黨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加強
1、持續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
推動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實現思想上的共同進步,不斷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2、堅決落實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
按照市委部署,推進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努力在政協工作中發揮省會排頭兵作用。
3、切實加強政協黨的建設。
組織開展加強新時代市縣政協黨的建設的研究,以“兩個全覆蓋”扎實推進政協黨的建設。
二、突出服務中心,助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實效進一步彰顯
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精心組織2場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6場專題協商、7場對口(界別 )協商、11場重點提案辦理協商,為奮戰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貢獻政協智慧。
1、為防抗疫情和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獻計出力。
動員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在各條戰線上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市工作,并積極捐款捐物。
圍繞“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開展常委會議專題協商,重點聚焦公共衛生服務機構、人才隊伍、信息化建設,提出36個項目建議。
圍繞“關于提升建設福州‘健康城市’的建議”“關于打造示范性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議”開展重點提案辦理協商,助力健康福州建設。
2、為市“十四五”規劃制定和產業發展獻計出力。
組織提出關于項目、平臺、措施方面的意見建議55條,獲林寶金書記和尤猛軍市長批示肯定,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小組反饋所提建議在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等方面予以吸納。
圍繞“三個福州”建設、推進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等提出促進產業發展相關提案85件。
圍繞“關于以創新為抓手積極推動我市平臺經濟發展的建議”開展重點提案辦理協商,協商專報得到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
圍繞“促進福州鮑魚產業可持續發展”“完善福州市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建設”等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和界別協商。
3、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獻計出力。
圍繞“創新社區治理機制”開展常委會議專題協商,重點聚焦加強社區組織建設、社會力量參與、信息化建設,提出21個項目建議。
圍繞“加大對服務社區的社會工作機構培育力度”開展對口協商,所提12個項目建議經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專題研究,被市政府辦公廳出臺的實施意見充分吸收。
開展“關于加速‘多區’聯動打造市域治理典范的建議”“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市垃圾分類收集及資源化處理的建議”“關于改進我市公共停車場建設管理工作的建議”等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活動,助力市域治理現代化。
4、為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獻計出力。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福州古厝>序》等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重要論述精神,征編出版《敘事——福州閩劇評話伬藝傳承保護的集體記憶 》。
圍繞“福州古厝活化利用”開展專題協商,所提建議被列入市政府印發的《開展新一輪古厝普查登記和保護利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相關部門工作計劃。
圍繞“螺洲古厝人文內涵挖掘與保護”“關于福州古厝特色元素的創新性保護和利用的建議”開展專題協商和重點提案辦理協商,相關建議被市文旅局、市名城委采納轉化。
對福州重點歷史文化街區和文化景點的楹聯匾額開展專項視察,提出改進建議,助力提升福州城市文化形象。
三、突出制度建設,專門協商機構作用進一步強化
健全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的機制。
探索建立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相銜接機制。
健全民主監督工作機制。
健全政協工作制度。
四、突出凝心聚力,同心發展正能量進一步匯聚
搭建“走進福州政協”等凝聚共識平臺。
積極面向社會傳播共識。
不斷深化團結聯誼。
五、突出提質增效,政協履職基礎進一步夯實
1、持續創新協商議政支撐平臺。
首次作為全國政協課題研究協同單位,開展“加強和改進市縣政協工作”研究。圍繞重點關切問題召開4場政情通報會。完成市政協8個應用型智庫小組組建,“榕博匯智庫”文化旅游專委會在市政協掛牌,福州海絲文化相關文獻與史料征集取得一定成果,政協應用型智庫建設機制得到有益探索。
2、充分發揮界別優勢和專委會基礎作用。
首次召開市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會議,在明晰職能職責、規范程序機制、強化工作協同、提高協商能力等方面進行再部署。
3、不斷強化政協委員履職盡責主體作用。
充分利用市政協信息化建設成果服務委員履職,通過網絡平臺組織學習培訓、提供履職服務、開展履職考核,采用“現場+網絡直播”的方式舉辦20多場委員學習、培訓活動。
2021年主要工作意見
一、始終把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貫穿全過程各方面
要充分認識和把握堅持黨的領導是實際的,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家的新征程上,無論遇到什么艱難險阻,都必須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要充分認識和把握堅持黨的領導是具體的,必須落實到政協履行職能的各個層面和環節。
嚴格執行重大問題請示報告制度。
著力加強政協黨的建設,不斷創新富有政協特色的黨建形式和平臺。
要充分認識和把握堅持黨的領導是全面的,必須貫徹到政協自身建設的各個方面。
二、緊扣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履職盡責
圍繞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六個現代城、五大國際品牌和九大專項行動,聚焦“三個福州”建設、科教興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榕臺融合發展等重點工作,開展各類協商議政活動。
就辦好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構建綜合交通體系等組織專項視察考察,就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創新社區治理機制等議題開展專項民主監督。
聚焦新區新城建設、城市更新提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綠色發展、科學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等,通過調研報告、撰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積極參政議政。
持續優化線上協商流程和信息化系統,不斷增強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實效。
持續推進政協應用型智庫和參政議政人才庫建設,不斷提高建言質量。
持續深化政協協商同基層協商相結合工作機制。
三、統籌抓好凝聚共識工作
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作為政協凝聚共識工作的首要任務。
深化“走進福州政協”平臺運行機制、完善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為主旨的委員講堂和黨外委員專題視察制度。
圍繞中央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部署,認真研究政協相關工作平臺,鞏固提升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榕臺青年夏令營、榕臺中小學生書畫交流展等品牌,堅持港澳委員深珠座談會制度,支持港澳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創新海外鄉親聯絡服務機制,更好匯集港澳臺僑智慧力量。
四、持續推進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
把加強工作制度建設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的基礎工程。
適時修訂《福州市政協協商工作規程(試行) 》,探索建立市政協協商議政質量評價體系。
認真執行已出臺政協履職制度,做到開展工作有計劃、能落實、可評價,更好體現人民政協制度優勢、發揮制度效能。
五、持之以恒強化委員責任擔當
引導委員發揮履職主體作用,把“兩個維護”作為責任擔當的首要任務。
制定《政協福州市委員會關于強化政協委員責任擔當的意見 》,繼續加強委員履職培訓和考核。
加強改進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
加強政協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做好市委巡察問題整改,推進“模范機關”創建工作,不斷提升機關綜合服務水平。
加強對縣(市 )區政協指導和示范,支持構建上下銜接暢通的信息化平臺和協同工作機制。 (福州新聞網記者 邱陵 蘇怡蓮 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