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個一批”考評7次進入全省前十,實現全市績效考核“八連優”,先后榮獲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區、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13日,倉山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回顧總結了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工作,繪就了“十四五”嶄新藍圖,發展的號角催人奮進。
回眸“十三五”:
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四年保持全市第一梯隊
“十三五”期間,倉山區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從485.85億元提高到預計890億元,總量排名從全省第18位上升至第13位,增速連續四年保持全市第一梯隊。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智能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兩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規上工業總產值從793.82億元提高到預計1030.81億元、增長29.85%,平臺經濟、商圈經濟等現代服務業跨越提升,規上服務業營業額從19.9億元提高到預計158.8億元、增長近7倍,三產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15年的43.6%提高到預計60.1%。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對疫情突襲、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和壓力,倉山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預計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9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9億元,增長0.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0%;進出口總額267億元,增長0.04%;實際利用外資12.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2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30元,增長3%。招商工作綜合考評位居全市第二。
這一年,倉山區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高效推進,金山工業園區橘園片規范提升試點A地塊15萬平方米高標準廠房實現主體封頂,提前對接32家優質企業入駐,D地塊加快施工,C地塊成功出讓。智能產業蓬勃發展,引進落地大唐網絡5G智能高精度定位等302個項目、總投資603億元,完成智能城管平臺等十大應用場景建設,智能產業全年產值突破550億元。引進落地精準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等101個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總投資328億元,生物醫藥產業“兩園兩中心”揭牌運營,產業集聚式、園區式發展模式初步形成,產業規模突破150億元。
這一年,倉山區大力推進福樂新苑等120個項目征遷,完成征遷面積151.36萬平方米,凈地交地53個項目5610.17畝。世茂帝封江等229個總投資1694.37億元的項目開工,項目數、總投資均位居全市前列,三迪創富廣場B區等109個項目竣工,完成全年任務的121.1%。創新“云洽談”“云簽約”等方式,建立區級領導聯動招商、“一把手”招商等機制,掀起了“全員大招商”熱潮,全年引進落地國家管網集團閩投(福建)天然氣管道等項目609個,總投資1721.62億元,項目總數、重點在談項目轉化落地數均位居全市前三。
展望“十四五”:
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過去已去,未來已來。會上提出了今后五年倉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定位目標和重點舉措,力爭到2035年,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建成繁榮美麗開放文明的新時代新倉山,打造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城市先行示范區。
“十四五”期間,倉山區將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突出創新引領,打造強勁發展引擎。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力爭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年均增長20%以上。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0家,“專精特新”企業達到50家以上。
突出產業提質,打造創新經濟中心。深入實施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行動,建成高標準廠房150萬平方米以上。壯大智能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兩大主導產業,力爭建成規模超千億的智能產業集群、規模超五百億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總部經濟、平臺經濟、現代商圈、樞紐經濟等4個集聚區,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助力福州加快建設消費中心城市。
突出文脈傳承,打造海絲文化高地。深入挖掘懷安窯址、嚴復文化、陳靖姑信俗文化等海絲文化資源。推進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拓展提升,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打造國家歷史文化街區,同步推進螺洲、梁厝、陽岐、林浦等歷史名鎮名村、歷史風貌區拓展提升。
突出區域統籌,打造宜居宜業城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速度拆遷、高標準建設,打造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新城區。加快“四線一片”等重點區域舊屋區和城中村連片開發,推進三江口“最美區域”開發建設,打造美麗福州示范區、美好生活樣板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突出以人為本,打造幸福之城樣板。推動基礎教育實現更高水平的均衡發展,力爭新增校舍面積43萬平方米以上、學位2.75萬個以上,滿足更多新福州人子女的教育需求。提升健康服務水平,豐富醫療資源供給,力爭千人均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7張以上。打造一批高端養老項目,構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倉山區主要領導表示,2021年,倉山區將從堅持“優二強三”,著力壯大經濟實力;堅持改革創新,著力釋放發展動能;堅持融合發展,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堅持共建共享,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堅持務實擔當,著力建設服務型政府等五個方面持續發力,確保“十四五”順利開局,奮力開創新時代新倉山建設新局面,為福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福州日報 記者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