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福州“兩江四岸”整體品質提升規劃出爐!
將建設8大精品景觀帶,閩江上下杭至煙臺山段將恢復兩岸對渡。
閩江兩岸(資料圖)。葉義斌 攝
根據規劃,“兩江四岸”將打造成“山清水秀、文盛景美”的活力水岸,重點提升范圍為西起閩侯荊溪二橋,東至青洲大橋,包括閩江、烏龍江兩岸各1個街區(約500米)的范圍,岸線總長度約65公里。其中,閩江兩岸定位為國際化的山水城市客廳,烏龍江兩岸定位為科技創新、山水生態宜居典范。
烏龍江濕地公園(資料圖)。原浩 攝
閩江上下杭至煙臺山段將恢復兩岸對渡
根據“兩江四岸”整體品質提升規劃,我市近期重點打造8個精品景觀帶(閩江沿岸 6 個,烏龍江沿岸 2 個),其中↓↓↓
閩江游兩岸(上下杭-煙臺山段)精品景觀帶
煙臺山石厝教堂美景(資料圖)。徐希景 攝
這里集中了兩大重要歷史街區,沉淀了深厚的文化故事,多元文化交集,山水相依,是老福州的記憶和“福州名片”。
近期將全面梳理片區交通、景觀、文旅等方面的提升方案,恢復兩岸對渡,聯動上下杭、煙臺山兩大歷史地段,打造網紅游覽線路。
上下杭夜景(資料圖)。鄭帥 攝
閩江公園南園(沙灘排球)精品景觀帶
沙灘排球場(資料圖)。葉義斌 攝
這里將在現有沙灘排球場的基礎上,增設觀景設施,展示對岸中央商務區高品質城市界面。同時,江濱公園的入口以及體育看臺之間將增設景觀橋連接,加強沙灘公園的可達性。
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資料圖)。陳暖 攝
三江口生態公園精品景觀帶
三江口片區(資料圖)。葉義斌 攝
這里以“保生態,通廊道,顯文化,聚活力,創意境,塑網紅”為策略,以“福文化”為特色打造八福節點,塑造最美濱江岸線,最具活力秀道。
烏龍江沿岸的侯官村精品景觀帶
侯官村航拍(資料圖)。林雙偉 攝
這里將按照“八閩首邑第一村”的定位,打造“文化溯源與濱江風光帶”,貫通休閑步道,并打造鎮國寶塔、古渡口、城隍廟、觀江平臺等10個節點。
侯官村鎮國寶塔(資料圖)。楊勇 攝
倉山帝封江郊野公園精品景觀帶
位于倉山帝封江的茉莉花田(資料圖)。
這里以“重生態、低干擾、多利用、 少破壞”為原則,保留原有果林農田及特色村落景觀,利用場地的原有景觀資源,打造灣邊漁村主題游園,荔枝采摘樂園,福州郊野沙灘趣味園,烏龍江兩岸橘子紅,郊野房車營地,郊野親子活動園等六大特色主題板塊,形成以果林農田為特色的郊野公園。
馬尾船政文化主題公園精品景觀帶
馬尾船政公園(資料圖)。馬尾新聞中心 供圖
花海公園精品景觀帶
花海公園(資料圖)。陳暖 攝
會展島游艇碼頭精品景觀帶
效果圖。
形成四大主導功能區段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兩江四岸”整體品質提升規劃強調保護生態山水格局,部分用地功能調整為戰略性留白用地;留出山水廊道,控制高蓋山等山體周邊新建項目高度,整治提升村莊景觀風貌,清退山江生態廊道內的低端廠房;推進受損山體修復,治理內河污水、村莊生活污水和江面污染。
規劃將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形成四大主導功能區段:中央商務金融段、都市門戶段、科技創新段、山水文化旅游段,結合各區段特色,細分為七類細化功能區段進行規劃管控,打造優美的城市天際線。
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葉誠 攝
規劃謀劃網紅活力空間,充分利用“兩江四岸”沿線豐富的旅游資源打造“48景”,譜寫閩江五千年歷史的山水畫廊。
其中,重點打造五大“福”主題 IP,兩岸兩島核心閩江游,花田花海、古村古韻、沙灘、游船等游覽項目,分近中遠期策劃旅游線路。
規劃打造景美文盛水岸,清理拆違先行,開展12項品質提升專項行動,生成具體項目456項,指導推進閩江水體、沿線山體保護,做好岸線治理,提升親水空間品質,塑造良好沿江界面景觀。
下一步,我市將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福州市“兩江四岸”規劃管控措施的意見》,明確“兩江四岸”沿線城市設計景觀風貌重點管控要素。
(來源:福州晚報 記者 何佳媛 通訊員 林晶 林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