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煙臺山歷史文化街區鼎盛時,這里有英式、哥特式、羅馬式以及一大批中西結合的建筑,也讓煙臺山有了“萬國建筑博物館”的美稱。
作為英式建筑代表,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舊址、獨立廳坐落于煙臺山歷史文化街區旁的尚書苑小區內。
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舊址,現在的倉山區文化館
記者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匯豐銀行福州分行、獨立廳作為福建省四個被列入全國文物保護活化利用優秀案例之一,不僅讓這座文物“活”起來,更使其得到了“活態”利用,成為了倉山區文化館,為市民免費提供文化娛樂大餐。
孫中山曾到這里演講
是福州辛亥革命發源地
7月20日,記者來到倉山區梅塢路尚書苑小區。高樓環繞中,一座白墻灰瓦建筑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據悉,這座建筑就是英式風格的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舊址。在其一旁,還有一座白色外墻的英式建筑,建筑門上的牌匾寫著“獨立廳”。
“獨立廳”三個字是孫中山親筆題寫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人士介紹,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舊址及獨立廳,是在清同治時期(1867年),英資匯豐銀行在福州設立的分理處,1868年升級為分行。
“現存的辦公樓就是典型的殖民地券廊風格建筑,立面白色,兩層坡頂,一共有7個房間。”該人士說,英式建筑有個特點,就是一般由磚、木和鋼材等材料構成,屋頂為較陡的雙坡式風格。
按照原先的功能,一樓是業務大廳,二樓為辦公區,地下還有一個儲藏間。
匯豐銀行內保留著原先的樣貌
“獨立廳原先是橋南公益社、同盟會福建支會總機關舊址。”倉山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1912年4月20日,孫中山先生曾到此演講,慰問同盟會成員、留影,并親筆題寫了“獨立廳”三個字,可以說,這是福州辛亥革命的重要見證。
孫中山1912年曾在獨立廳演講
1992年,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舊址、獨立廳被列入市級文保單位。
2020年,包括匯豐銀行福州分行、獨立廳在內,福建省4個文物建筑保護利用案例入選國家文物局《文物建筑開放利用案例指南》。
古建筑活用為文化館 為居民提供免費文化活動
記者了解到,倉山區文化館利用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舊址建筑,打造非遺展陳場所,同時也作為社區公益文化體驗和廉政文化傳播的活動中心。
匯豐銀行一層作為非遺文化展廳開放
“我們充分利用舊址的功能,設立辦公室、活動室、排練廳、美術室、書法室等11個活動室。”倉山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文化館主要承擔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還配套進行文化藝術創造、文藝精品創作等。“在上周,我們這里就舉行了非遺技藝制作活動,讓孩子們參與到非遺傳承的文化中來。”
匯豐銀行二樓活動室,孩子們跟著老師學習馬蹄糕制作
目前,倉山區文化館在活化利用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舊址,對青少年兒童開展免費的音樂、書法、閩劇表演、油紙傘、茶藝等公益免費活動。針對成年人,還開設了古箏培訓等,接受培訓的市民已達上千人。
獨立廳內的清風書場,評話藝人講述廉政故事
獨立廳方面,打造成煙山清風書場,在開展“廉政文化進社區”活動的同時,也是弘揚福州國家級非遺“評話”的一個場地。家住尚書苑小區的胡先生告訴記者,他就曾在此聽過評話,“很有意思,就在家門口能聽到老福州的評話,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常態化。”胡先生說。
倉山區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開展常態化的文藝演出,并計劃打造一個小茶藝室,為市民提供學習、了解福州非遺茉莉花茶的場所。
(來源:海峽都市報 記者 陳晉 包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