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寧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疫苗。記者 石美祥攝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當前,為盡快構建人群免疫屏障,福州市加緊為市民接種新冠疫苗。來自市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18時30分,全市累計接種1080萬劑次,18歲以上人群接種覆蓋率達到88.08%。
【觀察】全程高效有序力爭服務好每一位接種者
8月26日14時許,記者來到寧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看到,疫苗接種等候區已排起長隊,市民遵守秩序等待接種。
中心主任吳夢妤介紹,連日來群眾接種熱情高漲,工作人員從上午8時開始接種,中午也沒“斷檔”。為節省群眾排隊等待時間,寧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制紙質排號,在疫苗還剩300劑時,開始向群眾發號,建議沒領到號的群眾下次再來。
“大家放心!接下來還會有大批疫苗到貨,確保大家都能接種上。第一劑在我們中心接種的,接種時間到了,我們也會進行電話和短信通知……”疫苗所剩不多時,吳夢妤帶著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耐心地跟市民做好解釋工作。
大部分市民都表示,整個接種過程高效、有序。
記者了解到,目前第一劑未接種的,不少是老年群體。為確保不漏一戶,寧化街道工作人員還主動上門動員無禁忌者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并做好詳細記錄,完善接種臺賬,夯實“一戶一卡”。
【細節】接種認真較真確保“一人一苗一碼”
每一劑疫苗都是一道安全屏障,每一劑疫苗都確保接種認真、流程較真、不出紕漏。
記者在寧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現場看到,4個接種臺連軸轉,登記、接種、留觀等區域均有醫護人員在崗,志愿者在旁引導,及時為群眾答疑釋惑。
吳夢妤介紹,接種流程看似簡單,但每一次開放接種,都要出動20余名工作人員,他們在各自崗位上任勞任怨,常常“搶”著為群眾服務。
最近讓她心頭一暖的事是,有一次臨近下班工作人員卻發現因電腦系統問題,已接種疫苗數和電腦登記接種數不符。“雖然只差一劑,但我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吳夢妤介紹,護士們逐一核對當天接種過的上千劑疫苗,只為找到“漏網之魚”,大家為此加班至凌晨。
記者了解到,福州市實行“一人一苗一碼”,疫苗到什么地方、被什么人接種都會記錄在案。各地不僅制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對疫苗的運輸、存儲、接種和不良反應處置等每個環節也同樣都做好周密部署。
【答疑】第二針并非一定要卡死在第22天接種
采訪中記者發現,大多群眾的疑惑與“第二針超過21天還沒打上”有關。
對此,福州市衛健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兩劑之間的接種間隔建議大于21天,第二針在56天內盡早完成,并非一定要卡死在第22天接種。
市衛健委提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也是每個公民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倡議符合接種條件的市民朋友積極接種疫苗,為戰勝病毒貢獻“一臂之力”,共同筑牢免疫屏障。
(來源: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