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鋒村民在居家養老服務站里休閑娛樂。林雙偉 攝
“今天繼續來兩局?”“必須的!”這是倉山區倉山鎮先鋒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尋常一天。健身區、棋牌室,處處是老人們的歡聲笑語;放了暑假的孩子們也沒閑著,閱覽區、乒乓球室,隨處可見動靜皆宜的美好。
先鋒村通過黨建帶村建,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路。林雙偉 攝
不遠處的村委會里,村干部們正忙前忙后,耐心解答村民的疑問。一樓的村政治生活中心內,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來村里視察時留下的囑托“建設新先鋒,更上一層樓”格外引人注目。
經過整體提升的先鋒村政治生活中心正式對外開放,全面展示了先鋒村的奮斗歷程。林雙偉 攝
“全國模范村委會”“全國敬老模范村”“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從以第一產業為主的農業郊區村,到第二產業為主的“先鋒”村,再到“三產富村、強二進三”的幸福家園,這條鄉村振興的“先鋒”路徑里,是滿滿的爭先“密碼”與為民情懷。
產業爭先——持續發展不止步
走進先鋒村,“城市味兒”撲面而來,棟棟高樓、片片綠意,加上來來往往的市民群眾,城中村的“城景”日新月異。漫步村中,伴著村書記許長發的回憶,我也回到了那激情澎湃的“先鋒歲月”。
先鋒村全景。林雙偉 攝
1976年,地處福州郊區的先鋒村就吃起了“螃蟹”,一個農械修配廠和一個木材加工廠,雖然年產值僅2萬多元,卻是村里經濟轉型的第一步。改革開放初期,農業生產在先鋒村同樣如火如荼,小麥、水稻、蔬菜、漁業、生豬養殖……讓福州人的“菜籃子”名副其實。
先行先試的勇氣與膽識,先鋒村與生俱來。堅持黨建引領,邁著產業興村的步伐,上世紀80年代,從第一家先鋒塑料廠開始,村集體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建起。從塑膠皮革、造紙、鐘表,從收購企業,到開拓國際市場,先鋒村興辦企業、以工促農、以工補農的步伐始終穩扎穩打。福建省先鋒集團公司的成立,更讓這個大家眼中以第一產業為主的農業郊區村,一躍成為第二產業為主的“先鋒”村。
先鋒村。林雙偉 攝
福州郊區“示范億元村”、市首批“小康村”……突飛猛進的發展,也迎來了城市化的“陣痛”。受地理位置和環境保護等影響,不少企業外遷,農村集體土地被征用,村民“種地無田、上班無崗、社保無份、創業無錢”的困境如何解決?
在村政治生活中心,我看到那時候先鋒村的轉型之路——“第三產業富村”戰略。
懷著那顆追求發展的心,先鋒村先后投入600萬元對原先鋒冷凍廠、原奉豐紙品廠進行改擴建,引進了福州迷你星花園酒店、和暖婦產醫院、海通廣場等項目,“強二進三”的步伐下,逐步實現第二產業從零散加工型向規模型、科技型、集團化轉變,第三產業從零星商業網點向專業化、綜合化的大市場、商貿場轉變。
先鋒村黨委書記許長發在介紹先鋒村的奮斗歷程。林雙偉 攝
許長發書記告訴我,如今的先鋒村,固定資產不斷盤活,經濟總量不斷增加,第三產業、文創產業、樓宇經濟百花齊放,通過學習借鑒浙江、廣東、江蘇等地鄉村振興的好經驗、好做法,一幅可持續常態化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藍圖不斷繪就——
2015年以來,先鋒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連續多年超千萬元,去年,全村社會總產值5億元,村財收入達1732萬元。
民生優先——反哺于民享幸福
這幅黨建有為、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畫卷里,畫中人的一張張笑臉也“溢”了出來。
退休村民笑臉相迎,聊著先鋒村的變化。林雙偉 攝
退休村民林美珠告訴我,她的幸福,是不斷夯實的村級社會保障,是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更是惠及老、中、青、幼四代先鋒村民的“特殊待遇”。這樣的幸福共同體,讓全體先鋒人都能享受村經濟發展的碩果。
先鋒村居民養老服務中心。林雙偉 攝
聽著老人的敘述,我了解到,在村里,通過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村民的福利待遇不斷提高——
50周歲以上村民,每月可領取1000元左右的退休金;村民在村衛生所花0.5元,即可享受掛號、就醫、拿藥“一條龍”服務,村民因病住院可享受村里10%的額外補助,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少花錢”;村民獨生子女上學可獲補助,小學到初中費用全額報銷,大專到博士生階段升學給予每人500元到3000元不等的獎勵……
我看到,“老有所養、學有所免、病有所醫、困有所助”的“四有”村級社會保障,與“村容好、配套好、活動好、風氣好”的“四好”村級生活環境,是先鋒村振興畫卷中的一抹亮色。這抹亮色間,更有村民的暖心“回饋”。
發展經濟的同時,先鋒村還著手提升人居環境,村莊整潔成為常態。林雙偉 攝
先鋒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是退休村民林美珠的“再就業”場所,這里也是村老人會的辦公地,每天,林美珠和同樣是退休村民的“同事們”,都要為村里的大事小情出謀劃策。
“我們是土生土長的先鋒村民,見證了村里一點一滴的變化,這些年,能為村民想的,村里都想到了,我們也要好好發揮余熱,為村子多做貢獻!”老人們如是說。
除了反哺村民,對“落戶”村內的企業,熱情服務也一如既往。
“經常來我們這‘串門’,幫我們解難題、謀發展!”福州隆誠制衣有限公司在先鋒村扎根近20年,作為“老朋友”,企業負責人劉先生告訴我,疫情期間,村黨委不僅給企業提供了物資幫助,還免去了租金,為他們解了燃眉之急?!霸诖謇镛k企業,我們放心!”
規劃領先——藍圖繪就啟新程
從條條村道到暢通新路,從片片農田到和美家園,乘著產業發展的東風,先鋒村的“先鋒賽道”已然開啟。
我了解到,面對部分村產低效運營、村莊環境尚待提升、未來發展動力不足等難題,村里將堅持黨建引領,承繼城市化帶來的機遇與活力,不斷盤活村產,通過產業升級、夜色經濟、文創產業、樓宇經濟等多向發力,加快實現鄉鎮經濟向都市型經濟的轉型,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集體經濟“新先鋒”。
海通廣場的投用給先鋒村帶來可觀的村財收入。林雙偉 攝
在村里,我看到,升級換代的“先鋒動作”正火熱展開——
為提振夜色經濟,改換新顏的龍津河畔,一條風情水街即將亮相;展進路旁,景觀綠化、立面改造同步上馬;村內的園區升級改造也已謀劃;原本的汽修廠地塊,也謀劃改造為集體租賃住房……
先鋒村航拍圖。林雙偉 攝
這份仍在書寫的“十四五”答卷上,“一街四園”的產業布局漸漸繪就:三高路串起商貿街、村里建起高標準的村級工業園、舊廠房改造成文化創意產業園、先鋒幼兒園打造成文教精品園……
“建設新先鋒,更上一層樓”,在強產業、護民生的“先鋒密碼”里,是處處升騰的新希望。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