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以來,本土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峻。據官方通報,多地疫情均由奧密克戎BA.2亞型引起。
昨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福建省疫情防控的有關情況,泉州病例核酸樣本測序結果顯示,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BA.2)進化分支;廈門病例核酸測序結果顯示,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BA.2);廈門市疾控中心對漳州病例測序結果顯示,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BA.1.1)。
奧密克戎變異株(BA.1.1)(BA.2)究竟有什么不同?BA.2進化分支有什么傳播特點?BA.2進化分支真的更具傳染性與破壞力嗎?
面對BA.2進化分支我們該如何預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吧~
奧密克戎毒株最初之所以受到關注,主要是因為它攜有大量基因突變,僅在其表面刺突蛋白上的變異就有大約30處,而新冠病毒正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感染人體的。研究認為,一些變異可能會增強病毒的傳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病毒在復制過程中,特性是一直在變異且更迭。而當病毒突變產生新變異株的時候,通常會分裂或開枝散葉成不同的進化分支(亞型、亞變體)。以新冠變異病毒株德爾塔(Delta)為例,其至今就有近200種不同的進化分支。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說法,新冠變異病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也被稱為B.1.1.529,目前它具有三個子變體:BA.1、BA.2和BA.3。其中,BA.3至今仍較為罕見。
因高傳染性,WHO已多次提醒要提高對其的關注。2021年12月,WHO曾報告稱: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患者中,通過測序發現有99%以上為BA.1。到2月的第一周,BA.2占全球所有新增病例的21.5%。
02 與以往變異株相比,奧密克戎亞變體毒株BA.2有什么不同?此前,世衛組織在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學報告中指出,早期研究數據表明,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更易傳播。一份相關報告中指出:根據研究,BA.2的傳播率比“原始”的奧密克戎高出約30%,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與奧密克戎原始毒株相比并無差別。
目前,奧密克戎毒株已取代德爾塔毒株成為全球范圍內的主要流行毒株。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更加復雜而隱匿,防控難度大。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張浩介紹,“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力比之前的德爾塔變異株高2-4倍,其在支氣管繁殖的速度比德爾塔快70倍,做好個人防護至關重要。
03 進化分支感染癥狀感染奧密克戎BA.2癥狀并不明顯,很多人沒有癥狀,有的也主要是發熱、干咳、頭痛、鼻塞、乏力、咽喉痛等一些缺乏特異性的癥狀。
04 接種疫苗是否有效?奧密克戎傳染主要途徑還是呼吸道傳播為主,也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以及氣溶膠傳播等。
世衛組織在報告中指出,根據一項來自丹麥的家庭傳播研究發現,與BA.1相比,接種過兩劑疫苗和加強針的BA.2感染者,更不容易將病毒傳播給家庭接觸者,表明接種疫苗對阻斷BA.2傳播更加有效。
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國疾控中心專家此前介紹,目前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對現有疫苗并未完全出現免疫逃逸;現有疫苗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仍有一定的保護效果,但對其預防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未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重癥率和死亡率的上升,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現有疫苗預防重癥和死亡仍有效果。
05除了接種疫苗,我們還能做什么?
注意手衛生、勤洗手,科學戴口罩,常通風,少聚集(特別是避免去通風不良或擁擠的地方),公共場所保持“一米線”社交距離,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袖遮擋等,這些好習慣仍然是阻斷病毒傳播的有效方式。
(來源:福建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