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是世界紅十字日,由福建省紅十字會捐贈的24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在福州地鐵1、2號線共24個站點正式上線,其中,1號線配置13個站點,2號線配置11個站點。
據悉,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除顫器、心臟除顫器等,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
在心跳驟停時,如果能在最佳搶救時間“黃金4分鐘”內,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會有效降低致死率。
當天現場,紅十字會志愿者介紹了AED的使用方法,當遇到緊急情況時,可記住“叫叫CABD”六字口訣。即:判斷意識,打電話給120并取出AED,30次胸外按壓,開放氣道,2次人工呼吸,電除顫。
福州地鐵提醒,為保證AED設備正常運作,提高應急情況下的使用效率,AED僅供應急搶救情況下取用。車站AED存放點張貼設備封條,擅動設備將予追責。
同時,為便于乘客快速掌握線網中AED的設置點位,福州地鐵在最新上線的《乘客出行指南》中標注了設有AED的站點及臨近醫療點等信息。
(來源:海峽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陳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