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市公安局倉山分局刑事偵查大隊二中隊中隊長王洪杰日前被公安部、共青團中央評為“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青年民警”,近日,記者采訪了他。
今年38歲的王洪杰畢業于福建警察學院,2007年參加公安工作,戰斗在打擊刑事違法犯罪的第一線。2017年,他從重案隊轉任到配偵崗位。“以往總是考慮如何先抓獲犯罪嫌疑人再開展證據收集,現在更注重如何先固定證據,再由證據指向犯罪嫌疑人。”王洪杰說,崗位的變動帶來的是思維方式的轉變,讓他能夠更全面更系統地考慮問題。
2021年,倉山區一名群眾被騙至一個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進行投資,損失142余萬元。案件發生后,王洪杰迅速開展分析研判。
很多民警都沒接觸過虛擬貨幣交易的案件,王洪杰便帶著民警多次前往互聯網企業咨詢,并誠邀技術人員授課,逐漸掌握了虛擬貨幣交易的原理,開始在海量資料中尋找蛛絲馬跡。
經初步偵查,王洪杰和辦案民警從數據中鎖定了潛藏的作案平臺開發團伙。隨后,他們在四川成都一舉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后經倉山區人民法院審理,該團伙4名核心成員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5萬元。
“研判工作為案件偵破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撐,是公安機關實施精準打擊的‘最強大腦’。”倉山刑偵大隊大隊長鄭韜對王洪杰及其團隊給予充分肯定。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今王洪杰直接或間接參與偵破的詐騙案件有1000余起,挽回群眾經濟損失600余萬元。
今年,根據福州市公安局全面打造“e體+”數字偵查的部署要求,王洪杰積極探索創新符合倉山區實情的技戰法,他從群眾關心的民生小案著手提出了快介入、快研判、快抓捕的“三快”理念,為“小案快偵”機制增速,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保障和數據支撐。
上個月,倉山某店鋪被撬,丟了幾十部手機。王洪杰篩查海量公共視頻,發現了嫌疑人身影,繼而鎖定其身份,僅用15小時就偵破該案,抓獲嫌疑人并追回全部失物
(來源:福州晚報新媒體,記者 林春長 通訊員 張寧 郭金彬/文 石美祥/攝,綜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