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倉山新聞網 >> 頭條新聞 >> 正文

山海聯合 共同騰飛

http://www.szcyjmexpo.com  2022-05-20 21:18:06     【字號

山海聯合 共同騰飛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要堅定不移地走山海協作之路,共同譜寫五地市聯合與協作的新篇章,共同邁向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21世紀。”3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親自謀劃實施“3820”戰略工程,把閩東北地區納入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腹地,倡導并組織山海協作,推動形成“山海聯合、優勢互補、相互輻射、共同騰飛”的發展格局。

囑托巍巍,重于泰山。傳承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深化山海協作、推動城鄉協同發展的戰略思維,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進入新時代,福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獲批,強省會戰略全面實施,為閩東北協同發展注入強心劑、新動力。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福州、莆田、南平、寧德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四市一區,堅決扛起政治使命,做深做實新時代山海協作,加快推進福州都市圈建設,促進基礎設施快捷聯通、產業體系配套發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生態環境協同保護,實現新時代的“共同騰飛”。2021年,福州都市圈GDP總量達19777億元,人均GDP達11.1萬元。

大道通四方 山海筑坦途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八閩大地,山高路遠是30年前的真實寫照。百業勃興,交通先行。上世紀90年代初,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力量推進交通重點項目,以開放促開發。在“先行工程”指引下,貫穿閩東的104國道和橫穿福州、寧德、南平的316國道加快建設,逐步形成“福馬”線、“福廈”線兩條開放走廊;溫福鐵路前期工作取得可喜進展;長樂國際機場建設進入全面施工階段;馬尾新港區、松下元洪碼頭等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福州港進入全國十大集裝箱碼頭行列……山海協作推動擴大開放,山門、海門、城門進一步打開,閩東北互聯互通不斷取得新突破。

30年來,閩東北持續推進公路、鐵路、港口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如今,放眼閩東北,飛速延伸的路網、空中繁忙的航線、海上如潮的貨輪,在山海之間鋪就一條條坦途。《福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實現福州都市圈1小時通勤。

干線路網互聯互通,筑起沿海開放橋頭堡。上個月,國道228公路工程寧德蕉城城澳至福州羅源界段竣工。“通車后,從村里去福州城區只需要40分鐘。”在福建師范大學念書的蕉城三都鎮村民小崔興奮不已。之前他每次去福州上學都要繞道,全程耗時近2個小時。這條國道228公路,將串起寧德、福州、莆田等地,打造成濱海風景道。

從1999年福州首條高速公路福泉高速通車,到莆炎高速、長平高速、長福高速等建成,閩東北持續推進公路互聯互通,在全國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當前,沈海高速擴容二期、寧古高速、寧上高速霞浦至福安段等加快推進,閩東北交通大動脈將更加暢通。

推動高鐵進機場,空鐵聯運打開海絲門戶。國際航空城長樂機場二期工地,海風獵獵,夯機轟鳴,“雙跑道、雙航站樓”的夢想正照進現實。二期工程將新建T2航站樓和第二跑道,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600萬人次、飛機起降27.7萬架次的需求,架起連通全球門戶的空中絲路。

眼下,高鐵進機場,F1、F2、F3等城際鐵路以及機場高速、機場第二高速等項目加快推進,溫福高鐵、寧德至南平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緊鑼密鼓,將打造高效互通的立體綜合交通體系。

港口建設乘勢而上,攜手共創世界一流港口。30年前,福州港吞吐量只有560萬噸,到2021年達2.74億噸,成為全國吞吐量增長最快的港口之一。閩東北以福州絲路海港城建設為引領,加快提升江陰、羅源灣、三都澳、湄洲灣、平潭、延平新城等港區,打造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港口群。

隨著閩江水口壩下工程船閘試通航,閩江口—南平—三明的閩江“黃金水道”今年有望復航,江海聯運體系呼之欲出。

產業龍頭舞 項目遍開花

聯合與協作是發展地域經濟的必由之路。1990年11月20日,五地市橫向經濟聯合第五次懇談會在寧德舉行,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帶隊參會。會上,五地市橫向經濟聯合改稱閩東北五地市經濟協作區,從單純內聯走向“內聯—外向”的更高層次。各地不定期舉辦聯席會議,在資源、項目、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開展廣泛協作,形成水產、水果、糧食、金融、科技、物資、紡織等16個行業協作網絡。1994年,福州創立“國際招商月”,首屆就邀請其他地市參加,由福州搭臺,兄弟城市一同唱戲。

今天的閩東北經濟協作愈加深入,從文化旅游、汽車制造等傳統產業,到新能源、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各地持續加強資源共享、項目對接、品牌共建、市場共拓,繪就山海相擁、產業興旺新圖景。

先進制造業集群成鏈。寧德時代,一塊電池撐起萬億市值。這塊“鋰電池”上,有福州丹諾西誠公司配套的電動加熱器、福建海源公司制造的電池組殼體、福建銀河駿鵬公司提供的電池面板配套件。這是閩東北產業協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福州、寧德、南平等加強紡織、顯示面板、動力電池、汽車零部件等產業鏈分工協作,落地永榮CPL、佳通輪胎、云度新能源汽車等一大批項目,一個個跨地市的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特色農業多點開花。福建茶享譽中外,四市一區以茶為媒,攜手打造全國“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示范區。春倫集團在寧德、南平等地建設4.2萬畝茶園,帶動3萬多農戶年增收3萬多元。在福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食用菌產業博覽會,吸引寧德古田、南平順昌等優勢食用菌主產區參展,現場零售額近3000萬元。南平泰妃南瓜等農產品,通過永輝、樸樸等平臺,走上閩東北千家萬戶餐桌。

海洋經濟抱團發展。福莆寧嵐四地海域面積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二,發展海洋經濟前景廣闊。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大力推動深海養殖在沿海地區推廣,繼全國首個深海鮑魚養殖平臺“振鮑1號”落戶連江后,“振鮑2號”也落地莆田南日島海域。福州“百臺萬噸”項目將建成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平臺,帶動閩東北海洋經濟加快發展。

文旅融合攜手共進。四市一區編制《閩東北旅游地圖》,發布山海攝影、世界茶香、休閑養生等主題旅游線路和優惠政策,利用武夷山世界級旅游景區、平潭國際旅游島和三坊七巷等文化旅游休閑街區,持續擴大文化旅游消費,打響“清新閩東北”旅游品牌。去年福州成立海絲國際旅游中心,整合優質旅游資源,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綜合體,帶動閩東北地區海絲文化旅游加快發展。

發展惠民生 “同城”同待遇

增進民生福祉是閩東北地區開展協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992年2月,閩北山區一名農民因車禍導致腦外傷,全身多處骨折,生命垂危。當時的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派腦外科專家到南平市立醫院參加緊急會診,使患者轉危為安。兩院加強醫療技術協作,助推南平市立醫院連續4年獲評全國先進。在人才交流方面,1994年7月,馬尾和武夷山簽訂協議,結成友好合作區市,推進人才、干部交流、勞務輸出等協作,成為閩東北人才服務一體化的先行實踐。這些年來,四市一區持續深化在民生領域的合作,圍繞醫療、教育、人才等公共服務一體化,共同打造同城化生活圈。

打造醫療資源共建共享的同城化生活圈。近日,南平市民李先生不慎被重物砸傷,被診斷為頸肩部粉碎性骨折合并嚴重臂叢神經損傷,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就診,術后恢復良好。“過去,嚴重臂叢神經損傷要到北京、上海等地治療,現在不用出省,太方便了。”李先生說。

華山醫院福建醫院與建設中的福州市疾控中心、長樂康復醫療中心,聯手打造綜合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動一流醫療服務向閩東北甚至省外輻射。

福州、寧德、南平派出醫護人員支援莆田疫情防控,助力莆田用時16天實現“零新增”;閩東北兒科聯盟為廣大兒童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醫療資源共享,讓閩東北百姓得到越來越多實惠。

打造教育資源優勢互補的同城化生活圈。走進清華附中福州學校,校園環境美麗宜人,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年輕學子青春洋溢。高中部創新班里,來自寧德、南平、平潭等地的學生,正在接受名校特色教育。福州與清華附中合辦清華附中福州學校,面向莆田、寧德、南平、平潭等地招生,推進人才協同培養。

福州莆田兩地36所中學合作共建,福州不定期組織中職教研員前往協同區中職學校開展交流研討,閩東北協同發展教學研討活動在福鼎舉辦……四市一區教育合作不斷加深、教育資源逐步共享、交流活動豐富多彩。

打造人才資源共培互通的同城化生活圈。人才是第一資源。四市一區簽訂技能人才相互認同協議書,促進閩東北范圍內人才合理流動。福州打造高校畢業生線上招聘會、“好年華·聚福州”人才線上雙選會等平臺,累計提供3.2萬多個崗位,助力閩東北人才對接共享。隨著協同發展區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福州市充分發揮省會人力資源優勢,促進人才要素在四市一區暢快流動。

當好“優等生” 共護生態美

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如何護好共同的生態家園?

1995年,為了改善閩江流域生態環境,一場守護“母親河”的行動在閩東北展開。福州“本著上游對下游負責,下游對全局負責的態度認真組織實施,不講條件,不討價還價”,成立領導小組,拿出整治方案,定下治理目標,與其他地市一道,共同推進閩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

近年來,四市一區堅持開展生態協同保護,用高標準實施藍天、碧水、碧海、凈土等工程,讓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生態協同保護,讓河湖更清澈。2018年以來,以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入選全國第二批試點為契機,閩東北各地全面展開閩江流域生態協同保護。上游,南平等地開展水源地保護建設、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等;下游,寧德、福州推進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碧水盈盈、鳥翔魚躍、風光旖旎的閩江流域生態環境不斷提升,“修復”后的閩江河口濕地正推進申遺。

四市一區治水興水,探索形成一批福建經驗,并推向全國。莆田市開展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讓曾經的水患之河蝶變為幸福之河,成為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福州打響城區水系綜合治理攻堅戰,獲評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生態協同保護,讓天空更藍。省旅游局曾到北京推介福建“清新指數”,現場拿出150罐“清新福建”空氣罐,讓參會人員“品嘗”。這是福建“藍天保衛戰”的戰果呈現。四市一區不斷健全空氣質量聯合監測、數據共享和聯合會商機制,去年以來連續開展10多次聯防聯控。四市一區還建立空氣污染應急響應聯動機制,當其中一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輕微污染,就會立即啟動應急響應。

生態協同保護,讓海灣更美。四市一區攜手實施碧海工程,持續推進海洋生態保護。福州落實“灣灘長制”,打造特色海上環衛工作機制,推進1115個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平潭堅持源頭垃圾減量,建立末端保潔機制,加強海漂垃圾綜合治理;寧德建立健全沿海鄉村和海上環衛隊伍,推進海漂垃圾與沿海鄉村垃圾保潔一體化運作……一項項創新舉措,守護著蔚藍海岸和浪漫風情。在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的2021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征集活動中,福州濱海新城岸段從39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

如今,閩東北的水、大氣、生態環境質量常年保持全優,生態優勢持續轉化為生態福利,綠水青山成為福建的驕傲。

(來源:福州日報 記者 陳永章 覃作權 朱榕 馮雪珠/文俞松/攝)

相關新聞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99热在线精品国产观看|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91原创国产精品| 97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99精品视频99|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3卡四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