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紹岐村村貌。紹岐村供圖
古渡搖槳話革命,今朝文明展新篇。12日,記者沿著福州南江濱大道漸近紹岐村,只見古炮臺、古石塔等古跡保存完好,與村里小街角落的文明宣傳、整潔環境相得益彰。
紹岐村位于魁浦大橋西側,是倉山區城門鎮“林浦四村”之一。如今,在由“紅白理事會”等組成的文明實踐站帶領下,村干部帶頭表率,村民積極配合,全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讓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文明新風相融相襯,彰顯“文明村鎮”魅力。
破舊立新 引導婚喪簡辦
“村民們遇到婚喪事兒,其實已經把大操大辦的觀念轉變過來了,更愿意簡辦或不辦。”今年58歲的村民黃明華,還有一個黨員志愿者身份。在他當志愿者的近幾年,見證了村里紅白酒席規模的變化。
其實,在文明實踐站還沒成立之前,紹岐村存在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講排場、慕虛榮、比闊氣的現象。“那時候基本都是幾十桌,經濟壓力大。”黃明華說。
看到干群不堪重負,敗壞了社會風氣,紹岐村在2018年開始規劃成立文明實踐站。紹岐村黨總支副書記陳秀介紹,村干部組成的文明實踐站負責起了“移風易俗”的全面工作。“包括成立紅白理事會等,讓村民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激發群眾的自治積極性。”陳秀表示。
組織實踐 樹立文明新風
在文明實踐站的帶領下,“移風易俗”文明勸導隊走家入戶、宣傳貼語。碰到紅白事兒,志愿者就提前、主動和村民商量,大力提倡簡辦或者不辦。
陳秀向記者展示的《紹岐村移風易俗方案》,對“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都作出具體的解釋。“我們大力提倡減少桌數、檔次,提倡集體婚禮、旅游結婚等新穎節儉的結婚方式;簡化治喪儀式,嚴格殯葬管理、不設酒宴。”
“現在基本上婚禮只有5-8桌的規模,村民的經濟壓力小了,自然更愿意參與美麗鄉村、傳統文化等活動。”陳秀表示,村干部組成的志愿服務隊不定期開展活動,諸如拗九節、重陽節等節日、老人“生日月”等活動,以實際行動關愛老人,發揚傳統美德,樹立文明新風。
如今,紹岐村圍繞著“黨建+傳統文化”主線,抓好建設南江濱黨建示范點紹岐村政治生活中心工作,規劃打造旅游民居餐飲住宿,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同時,繼續抓好文明宣傳,倡導移風易俗,樹立良好風尚,為營造清純簡樸的社會風氣作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福州新聞網 記者 顏學輝 實習生 林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