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礪奮進又一載,蓄積能量再出發。
近年來,倉山區深入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全面融入數字福建、數字福州建設,在“數字倉山”發展戰略引領下,加快推動智能產業發展,打造智能應用先行區、智能產業集聚區。如今,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新業態為代表的智能產業已經融入生產生活各個領域,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助力高水平改革開放、服務高效能治理、賦能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倉山擁有智能產業企業700多家,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億元,占GDP總量的48.53%,位居全市前列,初步構建具有區域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
互聯網小鎮已成“數字倉山”重要載體。記者 林雙偉 攝
平臺載體功能彰顯
“兩園四鎮”發展格局形成
走進金山橘園智能產業園,嶄新的現代化大樓依次排列,藍色玻璃幕墻在陽光照耀下格外璀璨。最先完成建設的A地塊內,銳捷網絡、寶寶巴士等知名企業正在抓緊裝修,將陸續入駐辦公。不遠處的C地塊,建筑主體結構已經封頂。
金山橘園智能產業園建筑拔地而起。記者 石美祥 攝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近年來,倉山區主動融入福州科創走廊建設,深化拓展“兩園四鎮”高標準產業載體布局,大力推進“數字倉山”建設,結出累累碩果。
金山橘園智能產業園建設按照“打造福州中心城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建設引領倉山創新發展的創新先行區”標準加快推進,全面完成提升改造后,可新增面積約50萬平方米高標準廠房。目前,A地塊引入的19家企業年產值預計超100億元,D地塊整體建筑計劃8月底竣工驗收。
安騰科創產業園位于福州城南,規劃建設現代化辦公樓、孵化中心、特色酒店、住宅等,致力于構建及完善科創全產業鏈的生活生態圈,打造特色化、戰略性、多功能、復合型新興產業集聚區,項目即將竣工投用。
此外,互聯網小鎮、AI小鎮、北斗小鎮、科創小鎮日趨成熟,總建筑面積超16萬平方米,入駐企業超200家,2021年實現總產值70億元,初步形成規模集聚效應。
去年,倉山區互聯網小鎮獲評“福建省網絡安全產業示范園”;金山工業園區獲評“省級示范數字經濟園區”,成為全省首批獲得財政補助的省級示范數字經濟園區之一。
倉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倉山區正加快推進45個政府收儲和企業自主提升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新增標準化廠房超300萬平方米,智能產業集聚發展將有更充足的空間。同時,倉山加快科創街區產業、人才居住配套、商業配套、教育文體等公建配套以及道路水系綠地等基礎配套項目建設,推動產城人深度融合。
處在“閩江之心”核心區的煙臺山歷史風貌區已成倉山區重要名片。記者 石美祥 攝
招大引強延鏈補鏈
產業生態聚起發展動能
翻開倉山智能產業項目成績單,亮眼答卷令人振奮:皮皮跳動項目2021年實現營收45億元,比增63.6%;中國東南地區首個省級直播生態園——抖音直播生態園投入運營短短半年,就引入了直播電商等相關企業近20家,實現營收近5億元;2022年福建省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未來“獨角獸”、“瞪羚”創新企業入選公示名單中,倉山區有22家企業,其中“獨角獸”企業3家,為全省各縣區數量最多,占全市總數的一半……
良好的產業生態是集聚產業、激發創新的土壤,也是塑造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積極培育產業生態,倉山區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等契機,開展“一把手”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瞄準世界500強、中國百強企業等,強鏈補鏈延鏈,同時組建招商引資服務專班,推行優質企業和項目落實“一企一策”機制等,推進大項目、好項目落地。
數據顯示,近3年來,共有超600個智能產業項目通過招商引資落地倉山。中電子、北大旋極伏羲、福茶網等領軍央企、國企來了,百度、華為、字節跳動等行業龍頭民營企業和高端創新機構也來了。
日漸豐富的產業生態,不斷助力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提升。已上線運營的福建省智能制造診斷服務平臺,正在為倉山眾多企業提供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線上診斷咨詢等服務。在倉山區的積極推動下,今年上半年落地倉山的百度華南區首個昆侖芯智能生態中心,正加快與銳捷網絡達成AI加速卡制造等領域的合作,華為人工智能孵化中心科研成果也在轉化賦能富蘭光學、澳藍等本土企業。
如今,“數字倉山”強鏈補鏈態勢良好,產業發展主體多樣豐富,規模集聚效應初步形成。倉山區方面表示,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工作要求,深入開展強鏈延鏈補鏈工程,聚焦人工智能、數字非遺、在線直播業等領域,以抖音直播生態園為依托,大力發展直播經濟,招引一批人工智能、直播電商相關企業,力爭“十四五”期間打造倉山千億級智能產業集群。
智能應用賦能民生
群眾生活和城市建設提質
社區智慧平臺結合智能設備,通過“一張圖”對社區人、事、物、環境等進行全面有效的治理;居民在“微”平臺上動動手指,即可搞定社區辦事、享受商品配送到家服務;智能服務機器人“笨小寶”、安防巡邏機器人“笨小邏”、物流快遞機器人“笨小遞”等機器人各司其職,為社區工作者、居民提供服務……作為“數字倉山”數字化應用成果之一,中天社區今年建成數字化特色精品社區,深受居民好評。
中天社區通過“一張圖”對社區進行全面有效治理。記者 陳暖 攝
“讓‘數字福建’貼近社會、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信息服務,讓人民群眾分享‘數字福建’建設成果。”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對“數字福建”提出的要求,也是“數字倉山”始終追求的目標。近3年來,倉山區加快建設智能應用項目,引導智能應用深度賦能社會民生領域,共建成智能城管、智能公園等50個智能應用項目,讓全民共享智慧服務,為新時代新倉山寫下生動注腳。
市民在倉山積興里咖啡館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消費。記者 石美祥 攝
讓人民群眾在購物時享受安全便捷的支付體驗,今年,倉山區積極打造數字人民幣消費場景,有序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截至目前,煙臺山風情街、倉山萬達廣場、愛琴海購物公園、萬象里商圈已有200多家商戶可使用數字人民幣。
倉山區還建成了全省首個元宇宙智慧商圈——白湖亭萬達廣場,并在倉山影劇院打造沉浸式數字電競互動館,引入深受全民喜愛的數字電競、數字體育、數字娛樂和數字市集等內容,用數字科技賦能傳統內容、“福”文化,讓市民感受“數字技術”“智能科技”帶來的全新生活方式。
強化應用支撐,提升城市治理能級,倉山區全面提速5G基站建設,完成5G基站建設近1600個,約占全市的20%,位居全市第一。在村居、車站、商超等場所布局“e福州”自助服務終端59臺,實現13個鎮街及2個園區全覆蓋,為企業群眾打造“24小時不打烊”和“15分鐘便民服務圈”的一站式便民政務服務體系。
根據規劃,倉山區將持續建設智能應用先行區,力爭“十四五”期間打造智能示范應用場景100個以上,重點推進區“城市大腦”建設,實現“一網融合、一網統管”。同時,持續推廣漢特云科技服務北京冬奧會經驗,積極謀劃在行政服務中心、產業園區、學校等布點投用智能機器人,形成具有全國引領性的智能應用成果。
(來源:福州日報 記者 王玉萍/文 林雙偉 石美祥 陳暖/攝 通訊員 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