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山片區即將改造提升!
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作為福州市城市品質提升省級樣板項目,煙臺山片區花漾街區項目將串聯“兩街九巷”打造“五感街區”,讓這一歷史風貌街區添韻。
亭下路,共享花漾街區效果圖
倉山影劇院一角效果圖
串聯“兩街九巷”
時尚藝術與歷史文化碰撞融合
煙臺山片區花漾街區選址倉山區倉前街道的萬春、勞工以及麥園等3個社區,東至梅塢路,西至愛國路二號,北至亭下路,位于煙臺山歷史風貌區保護范圍,總面積約166畝。
公共街區一角效果圖
結合煙臺山綜合改造提升、煙臺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煙臺山片區花漾街區以倉前路、樂群路“雙街”為軸,串聯民國古巷道、倉觀頂巷、崇圣庵巷、佛寺巷、天安里、池后弄、亭下路、忠然路、龍峰里等九條歷史小巷。
花漾街區一角效果圖
據介紹,位于煙臺山歷史風貌區內的煙臺山片區花漾街區項目是探索城市更新的新路徑,著力實現自然、建筑、巷道融合共生,并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時尚藝術創新與歷史文化積淀的碰撞融合,打造“最歷史、最福州、最世界”的街區版圖。
“引路花旦”有故事
路線總長約1.2公里
煙臺山片區花漾街區項目將進一步滿足市民“出門進園,推窗見綠”的美好生活,打造成園林特色突出、環境整潔有序、設施配套齊全、人民群眾滿意的“最美街區窗口”。
閩稅務司海關前花漾效果圖
煙臺山片區花漾街區的景觀打造將通過“花旦引路”“多維多策”“五感街區”的思路來實現。
在“花旦引路”中,煙臺山花漾街區將打造四大“引路花旦”,分別是小喬木花旦——梅花、行道樹花旦——藍花楹、網紅花旦——銀杏和庭院窗臺花旦——月季,每一個花旦都和煙臺山自然人文特色有著淵源。
樂群路一角效果圖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煙臺山又名藤山,還有個好聽的別名——梅塢,曾經梅樹眾多。根據記載,“藤山其脈一起一伏,如瓜引藤、亙五六里,故名。開時,郡人多載酒來游”,因而將梅花定位為街區的小喬木花旦。
“一座花園,一條路,一叢花,一所房屋,一個車夫,都有詩意……”煙臺山的詩意,也在一棵藍花楹里。據了解,上世紀70年代戀人間還不流行送玫瑰,熱戀的情侶會將會將飄落地上的藍花楹串成花環,贈予對方,因而藍花楹又有“福州玫瑰”之稱。如今的煙臺山麥園路便種植著不少的藍花楹。
月季則被譽為“花中皇后”,四季開花,“等待有希望的希望”,是它的花語,代表著優雅、高貴、熱戀,與煙臺山文藝浪漫的氛圍相融合,而爬藤型月季可探出庭院,將成為街區新的人氣景觀。
至于說煙臺山的銀杏,市民最為熟悉不過,每年的1月前后,它和石厝教堂組成的“百年CP”,總能吸引無數市民前往打卡“異國風情”。
樂群路效果圖
關于“多維多策”,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將以街區文化故事脈絡,精細梳理“街”“巷”“園”“院”“窗”一地一策,通過多維度的花漾植被景觀空間,持續激活煙臺山片區“萬國薈萃,包容萬象”的特色。
文園將打造成花園百姓議事廳 效果圖
結合煙臺山特有浪漫藝術氛圍和花化彩化景觀植被提升,花漾街區通過聲光電藝術并融合智慧系統充分發掘地面、立面、花園陽臺的互動空間,打造“聽感、視感、動感、嗅感、觸感”的五感街區。
聲光電融合,打造“五感“街區 效果圖
煙臺山片區花漾街區以梅塢路起點,途經倉山影劇院→煙臺山公園→文苑→(樂群路)→樂群樓→閩海關稅務司→協和建筑部→石厝教堂→愛國路2號→亭下路→倉前路出口,路線總長約1.2公里,游逛預計時長1小時到1.5小時。
期待早日完成改造!
(來源;福州晚報 記者 李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