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迎著明月耀眼的光芒,帶來中華傳統節日的吉祥祝福。自周禮傳承于今的中秋節,相繼從民俗祭祀、雅集玩賞、發展成親友聚會的節日,無論是拜月祈福,還是賞月觀燈,都是中秋傳承已久的習俗。
為更好的展現中秋節日文化,凸顯倉山區豐富的文化旅游價值,為廣大市民的節日生活提供一個浪漫的去處,9月9日,在閩江之心倉前公園,“秀閩江 福滿倉”倉山區閩江之心系列活動——閩江之心月正圓主題晚會如約而至。
傳統中秋拜月祈福儀式,包華攝
活動由中共倉山區委、倉山區人民政府、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中共倉山區委宣傳部、中共倉山區委文明辦、倉山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倉山區旅游事業發展中心、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倉山區園林中心、倉山區融媒體中心、倉山區煙臺山管委會、倉前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福州市城鄉建總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月光霓裳——中秋拜月
活動伊始,一只用福州傳統月餅工藝制作的直徑一米二大月餅亮相現場,現場來賓共同為月餅揭幕,并與現場市民分享。
一群身著漢服的少女款款而來,在現場帶來精彩的傳統中秋拜月祈福儀式,用古時女子祈求如月姣容的典禮,展現節俗文化傳承。而一系列包括福州特色童謠、閩劇經典展演等在內的節目,則進一步豐富了活動內涵。
傳統中秋拜月祈福儀式,游慶輝攝
包華攝
藝文同賞——中秋藝文展演
節目之中,一曲由倉山區原創的非遺童謠《月光光》,以古老的童謠為藍本,融入更多當代倉山文化元素,讓閩水之濱傳唱千年的歌謠,在中秋明月的映襯下代代相傳。同樣,一首依據“閩江之心”創作的歌曲《閩江之戀》,則將在閩水之心,唱出對閩江母親河的眷戀,唱出新時代的好聲音。
一首唱給媽媽的《老灶添柴暖》,歌聲淳樸而又溫暖,喚起人們心中,對于母親最深的思念。福州獨特窨制茶藝表演《茉莉花》,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主辦方還選取與中秋節日文化息息相關的一系列閩劇選段,以折子戲的方式展演。
福州獨特窨制茶藝表演《茉莉花》
閩劇選段
節俗薈萃——中秋傳統節俗體驗
除了舞臺上的精彩節目,活動的現場還舉行了一場濃縮了中秋詩情畫意高雅文化的詩會,包括福州特色的非遺“詩鐘”、“折枝詩”在內的詩詞文化展示,讓現場更具高雅文化內涵,身著漢服的來賓依次誦讀詩篇,經典的詩詞映照出閩江之心月正圓的活動氛圍。
傳統詩會
現場還為市民準備了一系列傳統節俗體驗,擺鰲山、擺塔,充實美好中秋夜。
主辦方表示,本次中秋文化活動內容充分結合福州本土特色的中秋節俗,以豐富多彩的節俗體驗與最有傳統味的文藝節目,為節日里的閩江之心增添一抹亮麗的風采。也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在這樣的活動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福文化帶來的幸福感,感受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文化財富。
(來源:倉山區文體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