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福州市第一醫院醫生結合案例發出提醒,關節炎是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患者應積極接受正規治療,切不可聽信偏方陷入治療誤區。
56歲的陳女士半年前被確診患上類風濕關節炎,原本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她,聽信偏方后放棄正規治療,結果手指關節嚴重變形。
從去年開始,陳女士就覺察到關節經常疼痛。起初,她只是晨起后雙手指關節有繃緊感,但適當活動后就能減輕。一段時間后,這種緊繃感逐漸從手指蔓延至雙腕、雙膝、雙足關節,且慢慢出現僵硬不靈活現象。后來更是發展至關節腫脹、疼痛等更嚴重的癥狀。
忍耐力很好的陳女士一直沒有到醫院就診。直到半年前,癥狀更加嚴重了,她才到市一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經過闕文忠主任診斷,陳女士被確診患上了類風濕關節炎。
闕文忠為陳女士制定了治療方案。一個月后,陳女士的癥狀得到緩解,炎癥指標也都正常了。按照治療規范,陳女士還需要繼續用藥。但她聽取別人的說法,認為西藥副作用大,就擅自停藥,并開始按照打聽來的偏方來治療。
數月過后,她的手指關節變形了:原本修長順直的手指,變成一段粗一段細,手指關節也無法活動。無奈之下,她再次求助闕文忠。這一次,雖然經過規范用藥治療,癥狀得以緩解,但變形的手指已無法逆轉。
“類風濕關節炎在中老年女性人群中十分常見,但很多患者不重視,以為貼貼膏藥就會好,更有不少人認為偏方治療效果好,這些誤區往往造成更嚴重的后果。”闕文忠介紹說,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肥胖、痛風人群、長期使用電腦、長時間開車、久坐一族都是各類關節炎的高發人群。
闕文忠提醒,市民發現早晨雙手、雙足關節僵硬、腫痛,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一定要盡早到醫院排除病因。一旦確診類風濕關節炎,要增強正規治療意識,避免治療誤區。
(來源:福州晚報 記者 陳丹 通訊員 陳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