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先行示范區
倉山:十年蝶變 幸福滿“倉”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夜幕降臨,俯瞰南臺大地,樓宇林立燈火闌珊,綠水青山靜謐清幽,千年古厝黛瓦相連,瓊花玉島已成為展示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時代的高光始終聚焦在這片土地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倉山銳意進取、砥礪奮進,用3600多個日夜的奮斗,釋放出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一項項創新驅動的改革舉措,一個個建成投用的重大項目,一張張幸福洋溢的笑臉,匯聚起倉山的非凡十年。南臺大地的奮斗者,寫下濃墨重彩的壯美華章。
倉山智能產業園。
創新驅動
跨越發展動能足
9月28日,倉山區直播電商產業聯盟成立,這是倉山區搶抓智能產業發展機遇,培育壯大直播電商、網紅帶貨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又一新舉措。倉山電商網絡零售額已達131.19億元,全區電商單位數達3163家,居全市第一。
時代浪潮中,倉山區加速驅動創新引擎,以智能和生物為主攻方向,帶動全區產業轉型步伐,奏響轉型跨越之歌。全省首個企聯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福州國際醫療綜合實驗區落戶倉山,智能產業“兩園四鎮”、生物醫藥產業“三園兩中心”的發展格局已經形成。
2021年,倉山區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億元,智能企業達743家,入選省數字經濟領域未來“獨角獸”“瞪羚”創新企業20家,總數位居全市第二。把握國際醫療綜合實驗區獲國務院批準契機,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產業,全區規上(限上)生物醫藥企業87家,總規模超200億元,企業數量和產業規模均位居全市第一。
在金山工業園區橘園洲片區、互聯網小鎮、瑞科醫藥健康產業園等園區,昔日老舊廠房已經被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標準廠房取代。倉山區在全省率先開展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首批總投資200多億元的45個項目,將新增標準化廠房300萬平方米。
創新是城市發展的驅動力。十年來,倉山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跨境電商金融供應鏈服務平臺等4項自貿區改革創新舉措,均為全國首創。R&D經費投入總量和強度保持全市前三;擁有院士(專家)工作站37家,建站數全市前列;高新技術企業達436家,較2012年增加381家,增長8倍。
陽岐嚴復故居內,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館長聞進為村干部和群眾送去專題講座。
煙臺山商業漫步街區全面開業。
匠心鍛造
品質城市顏值靚
縱橫交錯的交通道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煥然一新的人居環境……點滴改變的背后,是精心鍛造城市品質的匠心堅持。作為全國獨有的集山、水、洲、島、濕地多元景觀于一體的都市島嶼,十年來,倉山區著力提升城市品質,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146平方公里的南臺島,已經成為更加綠色宜居的生態島。
每到夜晚,閩江南岸的建筑,與北岸燈火交相輝映,讓人真切感受到生活在此的幸福與美好。這十年,倉山區城市框架全面拉開,三江口片區等重點區域開發建設不斷提速,累計拆遷約2000萬平方米、交地約7萬畝。軌道交通四通八達,地鐵1號線、2號線、5號線、6號線穿行而過,4號線和濱海快線等線路正加快建設。
2014年,全省規模最大的綜合體育場館——海峽奧體中心落成;2016年,東南高鐵重要樞紐——福州火車南站投入使用;2018年,福州新區新地標——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正式開放……倉山奮斗的足跡清晰可見,越來越多的“福州地標”在此孕育。
漫步生態里,行走幸福中。十年來,倉山區完成48條河道綜合治理,基本消除黑臭水體。花海公園、高蓋山公園、飛鳳山奧體公園等8個生態公園建成開放,新增提升綠地面積1020萬平方米,倉山以繡花功夫繡出天藍水碧、景美人和的新圖景。
十年來,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陽岐風貌區等一批風貌區、歷史文化街區相繼建成,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熠熠生輝。國慶前夕,煙臺山商業漫步街區全面開業。假期里,每天都有眾多市民趕來打卡。煥然一新的“萬國博物館”煙臺山,浪漫的愛情之島江心公園……倉山區正圍繞閩江之心核心區建設目標,盤活文旅、商業、生態等資源,努力打造閩江之心最美濱江會客廳。
煙臺山美如畫。
民生至上
幸福指數節節高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十年來,倉山區每年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近80%安排用于民生保障項目,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區級財政民生支出232.7億元,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289項。
這十年,倉山教育規模持續擴大。中小學從2012年80所增至101所,新增中小學學位4.45萬個,全區成立12個教學集團;學前教育普惠率達96%以上,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量全市第一,中、高考質量逐年提升。
這十年,倉山養老服務不斷完善。全區百個社區(村)長者食堂服務全覆蓋。建成區社會福利中心和14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數達53張,實現居家養老全覆蓋。
這十年,倉山衛生健康事業飛速發展,新增省立醫院南院、市婦幼保健院新院等378家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新增業務用房超1萬平方米。
這十年,倉山穩崗就業持續推進。在全省率先實現行政村勞動保障工作站全覆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7.8萬人。
教育、養老、醫療、就業,每個詞背后對應的數據,濃縮成沉甸甸的“民生”二字。倉山區積極回應民生關切,實實在在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閩江春潮涌,揚帆再起航。倉山區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著力打造創新經濟中心、海絲文化高地、幸福之城樣板,全力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先行示范區。繁榮、美麗、開放、文明的新倉山,正闊步走向新時代!
(來源:福州晚報 記者 林銘/文 石美祥 林雙偉/攝)